首页

搜索繁体

第27章 不谀权贵

    每一年的夏收与秋收都会有小吏到场,见证收获的同时,记录每一个家族的产出数量。

    所以,一个家族在粮食上面产出多少,负责收税的一方,真的知道能够收上来多少税。

    到以“后皇权不下乡”的时代,交多少皇粮变成了摊派模式。这种模式有太多可以操作的空间,变成了士绅兼并的利器之一,再来就是中枢越软弱或无能一定会国税减少,致使国帑入不敷出。

    回到村子的楼令又开始忙碌自己的事情,每天除了监督村子的一些工程之外,便是在干教育事业。

    从楼令去交税开始算,三天后村里来了几个小吏。

    “你这……,短短一年时间,变化很大啊。”包就是小吏之一,还是为数不多换了新城主之后,仍旧可以留在原地当小吏的人。

    楼令不知道他们来做什么,笑着说道:“前年出征的时候结识了贵人。贵人赠送了我一些东西,用来改善村子了。”

    什么时代都需要比后台,可能无法吓住同样有实力的人,恫吓一些小鬼不敢太过分却是可以的。

    柴是郤氏的人,听后讶异地问道:“这个以前村子很差吗?”

    极可能是包需要取悦柴,开始按照自己记忆中的印象介绍起老楼家以前的模样。

    包所说的并不全对,往更惨的模样来描述以前的老楼家,又特别提到原身的父亲刚刚病逝没有多久,楼令没有加冠就率部出征的事情。

    柴了解到老楼家现在连带奴和隶在内有三百多人口,问道:“你所说的贵人是谁呢?”

    楼令却是用奇怪的表情看着柴,提起了既然是来核查夏收与秋收的产出,随后请他们到家里查阅记录。

    谁知道郤氏和旬氏是不是有仇?如果楼令主动抬出是智氏的智罃,不止会徒添麻烦,还有可能恶了智罃。

    郤氏有兴趣查的话,那是郤氏自己查出来是谁,再洞察到智罃被俘是谁救的,楼令需要担的责任就减少了。

    来到楼令家的时候,几个小吏看到两层高的竹楼,讲实话就是感到了惊艳。

    倒不是惊艳用竹子修建房子,使用竹子来搭建住宅的人很多,独独楼令亲自设计和监督盖起来的竹阁显得比较特别。

    当前这个时代,两层高的建筑物被称之为“阁”,超过两层高的建筑物称为“楼”,一些建筑物很高却是只有顶层有平台的建筑称为“台”,建筑物很高却是每一层都能住人叫“塔”。

    类似的划分一直到两宋都通用,随后历经蒙元的统治,诸夏大地出现了很多从西方带来的称呼,到现代的改革之初很多词汇舶自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列岛,到二十一世纪更多的词汇干脆就是舶自欧美。

    楼令家的楼阁特别之处在于底下与地点留出空隙,再来是有“Z”字形的楼梯,尤其是留出了不少的窗户。

    当前两层或以上的建筑物并不多,楼梯也是笔直的那种,不过是搭着有了倾斜角度。

    至于窗户?当然存在窗户的设计,只是大多数人家的房子是不留窗户的,哪怕留也是很小的一个窗孔,只有大户人家才会开大窗户。

    原因?自然是窗户越大越不易保暖。

    纸张没有出现之前,用来糊窗户的材料是绢布。而绢布这玩意,没有足够厚实的家底,谁会那么浪费嘛。

    这些小吏来之前已经得到命令,到“楼”就是合计产出,特别被交代不要搞东搞西。

    娃姒提着一罐陶器出来,用竹管给几名小吏奉上了热汤。

    怎么不是请喝茶?因为春秋时代没有喝茶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