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75章 戏说与演义

    春秋时代有战略吗?那指定是有的。

    例如帝辛、闻仲、周公旦、姜尚、管夷吾等几位先贤,他们都有自己的战略核心,只是有人在执行战略的过程中失败,有人成功执行了自己的战略。

    只不过,知道什么是战略和能够应用的人极少极少,一百万人当中都不一定能够出现一位。

    楼令也就是知道什么叫战略,懂得应用其中的一些知识,太复杂的战略其实制定不来。

    老楼家的发展其实就是按照楼令制定的战略在进行,并且一直在按部就班,没有出现什么波折。

    如果不是楼令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战略,纯“土生土长”的人来当老楼家的家主,无疑会跟其余家族那般,壮大的过程极其缓慢,怎么可能十年不到从一个只有百多人的家族,发展到拥有将近四万人口。

    只是,楼令多少有点拾人牙慧,一套“耕战体系”暂时只有一个雏形,远不到发挥出“耕战体系”最大威力的时候。

    “中军尉已经攻破‘赵’城,令有其它军务,请求南下与下军佐会合。”楼令对祁奚发出请求。

    一阵猛攻之下,平叛大军是已经占领城墙,只是远远不算真正占领“赵”城。

    祁奚听了楼令的请求,温和声说道:“司马不稍作休整吗?”

    这一次出征,楼令也就是当前锋,包括他在内的老楼家众人并未参与攻城,哪里需要什么休整?

    “既然如此,祝司马南下顺利。”祁奚选择当一个通情达理的人。

    楼令行了一礼也就退下。

    战事当然还在继续。

    平叛大军已经拿下了“赵”城南面和西面的城墙,许多士兵杀进城内,他们遭遇到了城中赵人的抵抗。

    然而,赵人虽然还在继续抵抗,他们却是一种各自为战的打法,注定不可能反败为胜,不过是给双方徒增伤亡。

    仍旧在抵抗的赵人,他们只是不想投降,要在死前多拉一点人垫背。

    所以,在楼令率部离开之后,平叛大军花了将近半个月才真正控制住“赵”城,由于入城之后遭受到无休止抵抗的关系,后面杀红眼造成更多赵人的死伤。

    等待祁奚入城,看到的是到处躺卧尸体的街道,不少建筑物不是塌了,就是被大火烧毁。

    城中原属于赵氏住宅的地方,它被最后一批负隅顽抗的赵人自行点燃,连他们自己,包括一众仆人、奴、隶一块死于大火。

    同时,赵氏的家庙也在大火之后成为废墟,祖宗牌位一个没剩。

    从春秋时代的定义,家庙没了的赵氏,哪怕一家之主赵武活着,赵氏都算是正式灭亡了。

    “烧了好啊。”祁奚真心这么觉得。

    当然不能是祁奚下令捣毁或是焚烧,他这样干会成为公敌,原因是当代讲究存亡绝续,凡事不能干得太绝。

    负隅顽抗的赵人自己将赵氏家庙给焚毁,哪怕祁奚要担一些责任,世人却是不能够诟病祁氏了。

    “你亲自去告诉各家之主关于赵氏家庙焚毁的事情,我马上回都城向君上以及翁主禀告。”祁奚对祁午说道。

    这也是因为“赵之战”死伤过于严重,尤其是赵氏一方损员太多所导致,导致祁奚真的没有太多需要处理的事情。

    战后的处置变得很简单,收殓战死者的遗体,救治受创的伤员,打扫战后场地而已。

    祁奚知道一点,因为交战过程中双方死伤严重的关系,祁氏想要融合赵人,恐怕是要花更多的精力与时间了。

    而楼令这边。

    他们花了将近一个月才抵达“温”城之外。

    “拿下‘赵’地了?”郤至特地来见楼令,了解‘赵’地的征战过程。

    “拿下了。”楼令进驻的营地由郤氏腾出,不需要费太多的时间,只是重新搭建帐篷。他不知道该有什么样的表情,只能是面无表情地说道:“双方的死伤比较严重,战死的人合起来超过两万。”

    只是战死的人就那个数字,间接死于战争的人必然更多,别说伤员之类。

    郤至愣了愣,讶异问道:“这么惨烈?”

    怎么说呢?那边的赵人抵抗确实很激烈,祁奚又没有使用其余的方法进行攻略,一味就是使用武力,能不越打越惨烈嘛。

    郤至比较感慨地说道:“赵氏多忠烈啊。”

    楼令不得不好奇“温”地这边发生了什么事。

    根据郤至的说法,他们也遭到了赵氏很顽强的抵抗,其中两个叫程婴和公孙杵臼的赵氏家臣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那个叫程婴的人已经战死,得到了郤氏的厚葬。他战死的过程就突出一个宁死不降。

    “只是一个闲散家臣就那般……”郤至看上去略微唏嘘,又说道:“听说就是一个懂医术的家臣,不以武力彰显。”

    “……,???”楼令听到程婴这个名字就已经懵了,再听说是个医匠,讲实话就是更懵逼。

    在《赵氏孤儿》的版本中,不正是这位程婴用自己的儿子代替赵武被屠岸贾摔死了吗?

    当然了,戏曲或电影都是经过再加工,不是真实发生。

    历史上,爆发《下宫事件》的时候,赵武已经六岁,压根是婴儿,怎么包在襁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