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02章 春秋时代的天命之子

    楼令提交了扩军方案之后,好些天没有再进宫城。

    不知道是不是没有保密措施,扩军方案很快传得到处都是了。

    晋人当然对扩军充满了各种期待,尤其是本来非“徒”的阶层,早就是“士”的阶层更为激动,只有“中大夫”这个阶层有些迷惘。

    在当年的秋季中旬,栾书率得胜之师归来。

    他们这一次南下征讨沈国,只能说战事过程虽然有所曲折,大体上还是完成了目标。

    只不过,极可能是栾书过于谨慎的关系,晋军在战场上取得的战果其实挺一般,后面使用邦交则是大大挣了分数。

    “臣扫灭沈国,楚国不能救,必然使其附羽心寒。”

    “班师途中,宋国、郑国、卫国多次来人求见,表达对君上的恭顺。”

    “在沈国征战,吴国公子诸樊亲来,请求君上再次派去使节。”

    归来的栾书肯定要谒见晋君獳阐述自己功劳,有些三言两语带过,比如怎么用兵方面;有得则是着重描述,例如自己在邦交上多么努力。

    很多人心里不免要鄙视。

    晋国这一次可是南下了三个军团,总兵力达到三万七千五百。

    沈国就是一个袖珍型的诸侯国,全国的总人口都没有两万,能集结一千正规军抵抗都算多了。

    在去年,楚国刚刚与吴国打了个两败俱伤,出兵救援沈国的楚军其实也就一万左右,打不过三个满编晋军比较正常。

    栾书取得那样的胜利没有夸耀,看上去似乎有些满足,众人所鄙视的就是鄙视那种轻易的满足。

    那才哪到哪?

    欺负弱小而已。

    随行出征归来的几位卿大夫,他们全程没有什么话,一看就是意兴阑珊。

    只不过,众人还是要承认一点,尽管沈国很小,晋军能够把楚国家门口的沈国灭一遍,确确实实是能够打压楚国的嚣张气焰。

    之所以说是灭一遍,根由在于晋军一撤,楚国会帮沈人再次复国。

    至于沈国的国君以及公卿被俘虏到晋国?楚国也不是第一次随便扶持某人当傀儡国的一国之君,连带大臣都能随意安插,沈国谁当国君,或是谁担任什么职位,其实对楚国没有什么差别。

    晋君獳还是比较在意在楚国的家门口灭了他们的附庸一次,面对吴国主动提出再次派去使节团,讲实话不但缺乏兴趣且心中怒气不小。

    以为晋国使节团在吴国收到冷遇,最为丢脸的是使节团的众人吗?并不是的。

    郤至、楼令等人代表晋国前去吴国出使,发生任何事情都跟晋国的颜面有关。

    要说丢人的话,最为丢人的该是晋君獳才对。

    毕竟,晋君獳才是晋国的一国之君。

    所以了,晋君獳干脆当作没有听说吴国请求再次派去使节团的事情,转而将话题引导到了扩军上面。

    尽管扩军已经成为必然的事情,怎么来划分群体,所有家族又该是怎么应对,属于细节的部分还没有开大会讨论过。

    “那些都是你的杰作?”旬庚事先真的不知道楼令还有这种才能。

    楼令迟疑说道:“大体框架是中军将拟定。”

    旬庚知道大体框架是栾书所拟定,更知道完善细节才是最难,惊讶也在于惊讶楼令能够做好细节。

    “你记得,牢记刚才的态度。”旬庚进行了提醒。

    楼令不由心想:“原来都知道栾书小心眼啊?”

    哪个老银币不是小心眼?只不过能当老银币的人,他们不会有仇马上就报,一定会慢慢等待机会,抓住机会就将给出致命一击。

    “我已经得罪他了。”楼令说道。

    旬庚摇头,道:“这一次出征得胜。”

    也就是说,正是因为南征获胜,栾书对楼令拒绝出征,心里不会有太大的芥蒂?

    然而,楼令认为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好些话需要找机会私下跟旬庚、智罃沟通一下。

    在楼令与旬庚低声交谈期间,有那么几个人一直频频注视,其中包括韩厥这位下军将。

    之前,韩厥显得非常忙碌,不是在这里剿匪,便是去那里巡视。

    这是因为韩厥兼任了司寇一职,再来就是他对赵人太过于上心了。

    一直在进行关注的楼令早就察觉到一点,韩氏收拢了近万从各处逃离的赵人,将他们安置在了一个叫“令狐”的地方。

    那个“令狐”的地方却是魏氏的封地。

    那么,是不是能够猜测韩厥已经成功拉拢了魏氏,使得魏氏将在赵武复立赵氏中出力?

    更奇怪的一点,旬氏对韩厥的很多行动大开方便之门,其中包括赠送了不少粮食。

    应该全力去阻止的郤氏和栾氏,他们对韩厥的行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乃至于没有跟插足的旬氏、魏氏有什么正面沟通。

    种种迹象让楼令看了很是心生嫉妒。

    赵氏的名声明明不怎么样,覆灭也是属于咎由自取,结果赵武像是得万千宠爱于一身那般,谁都想拉他一把。

    楼令有相关的猜测,卿大夫是想跟晋君獳抢夺对赵氏的控制权,而韩厥正在利用卿大夫想跟晋君獳争夺的心思。

    “你知道智氏要嫁女给赵武吧?”魏颗不知道什么时候凑到了楼令边上。

    楼令转头看向魏颗,情不自禁露出愕然的神情。

    这件事情,楼令还真就不知道!

    而这种事情楼令从魏颗这里才获知,本身就很不对劲。

    “魏氏跟旬氏走得这样近了?”楼令知道魏氏抱旬氏大腿有一段时间,自己跟魏锜的恩怨也是旬氏处理,后面让魏锜认错道歉。

    如果要算,魏氏现在算是旬氏的附庸,只是这种附庸关系有点特别。

    魏氏只是在大方向上听从旬氏的指示,他们保有自己的独立治家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