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41章 晋国的优点之一

    制度的重要性不用过多言语,只需要制度再怎么崩坏,只要有一些制度仍在执行,一定会比完全没有制度要好上那么一丢丢。

    而制度一旦定下来,不到必须更改的地步,任意去修改制度,其实就是在破坏原有的制度了。

    当然,不是说绝对不能去动旧有制度。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完美的制度,说白了就是因时因势,根据实际的需要而去进行剔除或是补全。

    晋国的制度并没有到非改不可的地步,栾书却是做出了修改,很难不让一些保守派感到担忧。

    关于丧礼最重要的定位划分谈完,剩下的都是一些细节了。

    楼令多数时候就是只带耳朵。

    这种事情,要拎得清。

    有人愿意带着玩,明知道无论从实力还是地位都不及的话,多听少说才是最正确的应对方式。

    只是,通常情况之下,有的人突然间挤进一个圈子,心情澎湃就很难控制住自己,该说和不该说的话,无意识之下就说了一大堆。

    “那就先这样吧?”栾书将话题摁了一个暂停。

    刚才分猪肉,参与会议的人基本分到了一些。

    由于很多旧有秩序被打破的关系,基本上每一个人都有所得。

    他们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讲究循序渐进远比突飞猛进更稳妥,即便认为自己获得略少,清楚不能现在就表现出得寸进尺的一面。

    所以了,没有人发表出什么异议。

    栾书点了点头,说道:“那便这般吧。”,说完,站起身来。

    一众人跟着站起来。

    有些人还要再捋一捋,获得了什么,增加权责的利弊,有没有迷迷糊糊掉进坑里。

    一时间需要思考的事情太多,每个人看上去变得有些心不在焉的感觉。

    他们当然不是会议结束之后,来一个各回各家。

    依照以往的管理,要是在处理国丧的期间,哪怕不用管什么事情的卿大夫,他们一样时刻待在宫城。

    以前是担忧有卿大夫趁中枢忙碌,搞出一些令人无法承受的事情,才会让所有卿大夫待在宫城。这个也是制度的作用之一,衍生出来的规则一部分了。

    要说楼令有多么感到振奋吧?其实还真的就没有。

    一系列分猪肉下来,获得最多的当然是一众卿大夫,又以旬氏得到了最多。

    那么一看,旬庚抱栾书的大腿,显然是得到了回报。

    真要分辨下来,郤氏虽然有所得,只是又失去了一部分。

    参与会议的郤锜好像没有看出那些?他在会议上的定位,差不多是担当只讲究“快意恩仇”的角色了。

    楼令特意观察了一下从会议室出来的郤锜脸色,发现郤锜非常不在状态,无论从眼神还是表情,压根就没有在想什么事情。

    发生了那么多事情,结果郤锜没有用脑子去进行思考,作为一家之主明显就不合格。

    “如果不是郤氏家大业大,一般人不敢设计郤锜,他真心很好骗的样子啊!”楼令可没有多事的念头,去劝谏或点醒郤锜,关于这一场风波的得失。

    宫城已经被楼令一系列的命令管控起来,他本人则是在一些场合来回进行巡视。

    楼令第三次巡视到宫门处,上去城墙一看,外面的广场已经聚了不少人。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起码是贵族的身份,又以公族封君占了多数。

    非公族的贵族,大多数平时不会待在都城,他们会留在自己的封地做各种事情。

    公族身份的封君?到了晋君獳为君的这一代,好些公族封君已经开始在贪图享乐,哪怕“新田”的娱乐节目不多,想通身份的人肯定有许多,非常便利于一块找乐子。

    “司马,要开城门吗?”

    “不,先不开。”

    楼令也只是在走程序。

    哪怕是可能性极低,合闭城门是为了减少意外发生,讲究一个“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了。

    讲程序,需要到储君将要登位才会大开宫城的城门,接受百官以及众贵族的恭贺。

    那个过程基本上要费个十天半个月,乃至于等上一个月都有可能。

    因为讲究程序的关系,齐桓公薨逝就让齐国发生了“束甲相攻”事件了。

    丧礼举办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在当代属于非常正常。

    毕竟,交通的限制摆在那里,互通消息的速度极慢,赶路也总是需要耗费时间。

    “开城门!”

    楼令听到喊话声,走到内城女墙的位置,向下一看,看到了一支队伍中有栾氏家徽。

    以为有栾氏的家徽,随便喊一喊就能够让城门被打开吗?不可能的事情!

    楼令下了城墙,来到那一支队伍的前方。

    “司马。”

    “你是……高疆啊?”

    楼令认识这个人。

    高疆是栾氏的家臣之一,还是比较被栾书信重的其中一位。

    “司马,可否打开城门?”高疆没有说理由。

    楼令先皱眉,随后笑着说道:“自然可以。”

    不是楼令对上栾氏会怂,纯粹是猜出高疆出城要前往何处,再为栾书做什么事情。

    在楼令入宫之后,宫城的进出都要经过他的允许。

    当然……,因为把控城门的多数是来自几个卿位家族的人手,他们自然也能够暗中操作,存在暗中行事的空间还极大。

    “这是要去‘洛邑’的队伍。”楼令看着出城的众人,心里非常笃定地进行猜测。

    关于晋君獳薨逝的事情,晋国必须向现任的周天子禀告。

    楼令不再观看城门的方向,皱着眉头想道:“高疆只是栾氏的家臣,他哪来的资格谒见天子?”

    论程序,晋国该是推举出一名卿大夫,他再前往“洛邑”谒见周天子,禀告晋君獳薨逝的消息。

    仅仅是栾氏家臣的身份?去了“洛邑”绝对不可能得到周天子的接见,甚至有公卿愿意接见高疆都算是个奇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