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52章 火上浇油(上)

    国君与卿大夫对楼令的动作只说明了一点,他们都感受到了一种紧迫感,还是很强的紧迫感。

    “我这个司马大概当不久了?”楼令不会参与到针对某一方的行动之中,司马座位大概率会换人来坐。

    并不是楼令不愿意选边站。

    真的非选不可的话,楼令仍旧哪一边都不会选。

    楼令选择了国君这一边,一定会在互相争斗中连人带家族一块消失。

    要是楼令选择众卿大夫一边,担任司马职务注定会冲在第一线,哪怕成功也将得到一个弑君的名头。

    “家主,回封地避一避?”林姒认为比较危险,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不,不能,不行。”楼令倒不是觉得林姒是女人,碰上了难事第一时间就想躲。他纯粹讲事实,说道:“现在躲,要躲一辈子了。”

    无关紧要的人,有担当与否并不重要。

    达到了一定高度的人,担当是不可或缺的品德之一。

    楼令不能躲,只能用更巧妙的方式去应对。

    “那……都城的人手或物资需要调动吗?”林姒问道。

    楼令不由有些侧目。

    是什么让林姒的警惕心那么强?认为极可能要爆发内乱了。

    楼令问道:“你是听说了什么吗?”

    林姒有些委屈地说道:“有了学识,要是必要,我肯定禀告家主。”

    也……对啊!

    还是那一句话话,楼令不能躲得太刻意,要不然会得到一个没有担当的坏名声。

    可是……,楼令绝不可能参与弑君!

    那可是弑君,并且是在春秋时代弑君。

    现在可不是五代十国那种皇帝轮流做的时代,春秋时代的弑君者无一例外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谁粘上一点点都要倒大霉,别说作为主力去参与了。

    所以了,两种选择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就问问楼令敢选吗?

    本来的事情,楼令又不是非参与进去不可,为什么一定要选!

    比如失去司马这个职务,楼令更不愿意冒更大的风险。

    毕竟,没有了司马的职务,楼令还是中大夫,名下的封地一块都不会少。

    参与进去,无论成功与失败,楼令的下场都相当的难料。

    最最最重要的是什么?风险与收获不成正比!

    这么说吧?楼令无论是站在国君或众卿大夫那一边,哪怕是获得了成功,卿位的宝座不会有他的一个,失败却要全家一块遭殃了。

    傻乎乎的人分不清局势和参与的后果,头铁就那么莽了上去,最终害人害己。

    不理智的人稍微被忽悠两句,实际的好处一点都看不见,闷头就往前冲,垫脚石一般就是这种人。

    楼令开始思考:“我不能主动辞去司马的职位,看来要找个机会刺激一下国君,让国君来免去我的职务?”

    为什么楼令要让晋君寿曼来免去职务?因为楼令看不到晋君寿曼在这一场争斗中获胜的希望,一点点都看不到的那种。

    “国君傻乎乎和不理智都粘上,能赢就怪了!”楼令有眼睛,有脑子,可以分清利弊。

    新君登位了!

    晋国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然而,局面却是以吵闹开始,连续为了很多事情争论了将近半个月。

    一件事情的发生对于局势来说,无疑是烈焰之中丢进一个炸药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