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85章 行将就木

    即便是楼令有能力做到让每一个人都满意,讲实话就是他绝不会去那么做。

    说白了就是人与人一定要有所不同,体现出待遇上的差别,真要是人人都一样的话,问题反而更大了。

    当然,楼令完全是懒得耗费太大精力去做,更没有想过在中军尉任上得到一个“至公至圣大善人”的称号。

    在凯旋仪式结束之后,楼令先将属于晋君寿曼的那一份交上去。

    如今的年代,无论一国之君是否有亲征,军队缴获的四成都归于国君。这一点在列国属于不变,也是保证一国之君实力的根本。

    注意,是给一国之君,不是纳入国库成为公共财产。

    当然有国库,一般是平时众贵族交上来的税,只是国君仍旧可以随意取用,区别在于大臣也取得同意之后调用。

    家国天下嘛,反正就是那么回事,公私不分属于基本格调了。

    楼令将属于晋君寿曼的那一份交上去,事后没有得到召唤,说明晋君寿曼哪怕不满意也不感到恼火。

    接下来就是众卿大夫的那一份了。

    栾书与旬庚获得最多,会多是因为主战场有两万多秦军投降,他们每一人获得了其中的三成。

    在这一件事情上,讲实话就不算是楼令被抢夺战利品。

    栾书才是那一战的总指挥,哪怕他什么事情都没有干,只要晋军击败了秦军,因为他是总指挥官的关系,最大的那一份功劳肯定也是属于他就没错了。

    道理太过简单,栾书是总指挥,其余人是他指挥链下的一份子,等于是在听命行事。

    因此,栾书不抹掉某个立功之人的功劳,最大的功劳还是要算在他头上。

    相应的,一旦是晋军战败,哪怕栾书付出了诸多的努力,战败之后需要承担的责任肯定也是最大。

    “我在这一战的受益仅是排在国君和中军将、中军佐之后,比其余卿大夫的收获还要大。”楼令没有什么心中不安,拿得理直气壮。

    没有楼令杀穿秦军俘虏白溪,哪有两万多的战俘?

    当然了,仅是那样不够,要是有卿大夫找事,家族实力与官职差距摆在那里,一定会让楼令难受。

    可是什么?韩厥、智罃、郤至与楼令的关系摆在那里。

    到目前为止,韩厥仍旧需要楼令,他俩还是赵武共同的老师。

    智罃干脆就是楼令的舅哥,他对楼令有意见,要看能不能过阿娇那一关。

    郤至与楼令的交情非常不错,以郤至的性格有意见早在归途就会说,一直到战利品分配完毕没有表达不满。

    其余人?别说是作为中军尉的楼令不用太过在乎,以楼氏的实力除了各个卿位家族之外,真不用对哪个家族太过发怵了。

    “家族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归属感和向心力了。”楼令已经知道该怎么做来收买人心。

    那是楼氏崛起的时间真的不长!

    别说其他国家,仅是晋国内部来看,历史最短的家族竟然是张氏与楼氏。

    另外,张氏要比楼氏更早崛起,只不过他们的崛起速度和趋势可不比楼氏,到目前都还没有经历完沉淀阶段。

    要算时间的话,楼氏的崛起应该是从楼令担任司马一职开始,不算前期楼令的各种积累,其实拢共也就八九年的时间。

    因此是楼令花费了十多年的时间造就了现在的楼氏。

    当前的楼氏怎么样?

    不区分阶级来计算人口,算上这一次能够获得的四千多人口,楼氏的总人口已经突破八万!

    不是获得了六千多,怎么变成四千多?因为楼令一样需要给晋君寿曼上贡其中的四成。

    要是区分阶级,楼氏的人口结构却是显得极其的不健康。

    楼令以及一众亲族加起来也就不到两百人,其中的绝大多数与楼令的血缘关系已经隔得比较远。

    有“士”这个身份的人,楼令有本家族的精确数据,楼氏一共有“士”七百零九人。

    在“徒”这个数量上面,一样要有绝对精确的数据,楼氏有“徒”五千四百七十七人。

    “春秋时代就有下士、中士、上士,主要还是我孤陋寡闻了。”楼令没有魂穿之前,真的以为下士、中士、上士是到近现代才有的。

    然而,姬周王朝确实是已经有了下士、中士、上士的爵位,下士是“伍长”,中士是“两司马”,上士是“卒长”。

    知道楼氏有七百多“士”和五千多“徒”意味着什么吗?

    在晋国军队没有扩编之前,意味着楼氏能够组建出两个“师”的军队。

    晋国的军队扩编之后,有七百多“士”和五千多“徒”的楼氏,再加上征召“羡”这个阶级,起码武装出三个“师”的骨干已经有了。

    楼氏已经在构建“羡”这个体系了。

    或者说,晋国每一个家族都在构建“羡”体系,除了楼令有比较明确的方案之外,其余任何一个家族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所谓的“羡”就是预备役。

    楼令对预备役可真的就是很熟悉了,不用费脑子就能够拿出一套经过考验的方案出来。

    对于其余人来讲却是要慢慢去摸索,期间还不知道要犯多少的错误。

    “这一次回去,可以提拔几十名‘士’和三百多‘徒’。”楼令还是有一种紧迫感的。

    并不是谁成为“士”或“徒”就立马有了一身格斗技和相关从军经验,有了相应的身份之后,肯定也是需要一个学习和熟悉的过程,那也就需要大把的时间。

    “家主,祁氏之主来访。”

    “嗯?”

    楼令事先并没有收到祁奚的拜帖之类,琢磨着两家的关系是不是到了可以随意走动的地步。

    讲身份地位的话,楼令不必到门口亲迎,他还是来到门口将祁奚迎了进去。

    “感谢中军尉为我儿美言。”祁奚也就口头感谢,礼物都没有送一个。他“呵呵”笑了几声,继续往下说道:“这一次过来拜访,主要是请中军尉帮一个忙。”

    楼令就知道祁奚无事不登门,微微颔首示意祁奚可以说了。

    祁奚沉吟了一下下说道:“苦成之主即将从司马一职卸任,司马即将空悬。中军尉能不能在君上问起的时候,推荐午呢?”

    不得不说的事情是,楼令被祁奚的举动惊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