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76章 开会,沸腾

    公社会议室里。

    十五个大队的大队长和妇女主任都来了。加上余振华和公社的几个干事,以及公社街道办的人,最后是周立伟,一共将近40人,将一间简陋的办公室挤得满满当当。

    每人都带了笔和本子,坐在椅子上严阵以待,随时准备着。

    这样子不像来开会的,倒是像来学习的。

    其实,这话也没错。

    会议开始,余振华先是背了好几条伟人语录。语录背完,又是最新的党和国家与之有关的方针政策。

    大家都唰唰唰地在本子上记录着。

    周立伟见大家都这样,他一个人也不好特立独行,也装模作样地在事先准备好的笔记本上随便写了几个字。

    旁边坐着的是云松山和苏翠莲。周立伟轻易地就看清了他们在本子上记录的内容。

    噗......,周立伟差点喷了。

    只见苏翠莲很认真地在本子上写了一个‘1’,然后画了个大圈,接着就在圈里叉叉点点。

    云松山到底是识字的,似乎对开会也颇有心得。手里的本子不像苏翠莲的是新的,已经用了一大半。

    会议记录也是一二三记录得很清楚,只是那歪歪扭扭的字看得周立伟特感神奇。

    明明字是歪七扭八的,感觉随时要倒下一样,但整体看,却十分工整,上下间距几乎都一样。

    领导讲话,一小时起步。周立伟是真的很佩服这些开会认真做笔记的人们。

    就在他昏昏欲睡之时,终于进入了今日的正题——成立成衣合作社的目的和意义。

    当然,余振华也要提一提自己已经做了哪些努力,以及上面县里和市里的领导给予的支持。

    又是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轮到了周立伟发言。说说具体如何操作。

    这时候,周立伟都很想长话短说,但事实是:

    “因为考虑到每个大队会裁缝的不多,有缝纫机的更少。咱们余社长排除万难,向县里和市里的制衣厂借了一批厂里淘汰下来的机子。今天回去后,各大队要将会裁缝的人数报上来,然后从公社借机子回去。”

    “接着就是提高工作效率问题,工厂有流水线,一件成衣做出来,并不是一个人单独完成的。有打样,有专门裁剪的,有专门做领子的,也有专门做袖子的。还有后面熨烫,整理打包的等等。

    我们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流水线模式,将大队里那些会针线活,工作认真的人召集起来,会裁剪的就负责裁剪,会缝纫的就缝纫,还有熨烫、缝扣子、剪线头,打包等等都需要人,这样一来,工作效率能提高不说,用上的人也不少了。”

    “还有,你们从合作社领布料的时候,是要上交一定的押金的,一来是防止布料被损坏,再者就是不能将衣服做坏。这些都需要赔偿的。

    再有,你们找的做工的人,也是要严格筛选的,太脏不爱卫生的不行,双手太粗糙的也不可以......。”

    周立伟也差不多说了大半个小时,才将事情基本说清楚。

    大家有什么问题,当场提出解答。

    会议结束,已经是两个小时后了。

    众人都顾不上吃饭,火急火燎地赶回大队,好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带回去。

    只是,这不包括青山大队和李庄大队的两位大队长以及妇女主任。

    两位妇女主任亲亲热热地聊着,两个大队长这次看上去似乎也比上次交粮时要和谐很多。

    “李老哥,要不一起去吃个饭,喝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