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07章 郑温平授课

    第二日,郑秋云教他们如何浇水,施肥,以及补苗,这个也较为简单,他们一听就懂了。

    有学子问:“先生,补苗,是不是有的种子没出,我们再种些种子。”

    郑秋云赞同他的观点,另外补充,“补苗可与间苗同时进行,大家要控制玉米苗的前后距离,如果有的地方太稠密,你要将玉米苗移栽到稀疏的地方。”

    他们又问:“先生,我们后来补的种子发芽慢,会不会影响收获?”

    郑秋云回答:“一般来说,影响不会太大,如果想要让补种的种子尽快发芽,可以浸泡种子,催促其发芽。”

    “还有,如果玉米有侧芽,要将侧芽掰掉,不然玉米长势不好。”

    郑秋云搬上来一盆玉米,绿油油的玉米杆旁边还有一个细细小小的杆。“这就是侧芽,大家将它掰掉就可以了。”

    学子感叹,“没想到种地还有这么多的学问,我还以为将种子埋进地里就行了。”

    郑秋云笑了笑,“要想省事,将种子埋进地里,也能收获,但是收成与人家精心伺候的也不同。这便是,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他们正色道:“受教了。”

    “先生,这数九寒冬,你从哪找来的这盆玉米?”

    郑秋云一只手将侧芽掰下来,“在给你们布置课业前,我也种了几盆玉米。”

    楚炳文感到惊讶,“如此看来,在冬日种出玉米,确实可行?”

    郑秋云语气笃定,“自然,我还等着你们将发芽的玉米搬过来给我看看。谁第一个种出来,我送他一个金镰刀,第二名奖励一个银锄头,第三个种出来的,便给他一个铜铲子。”

    金镰刀也就是一个薄刀片,杆是木头制成的,郑秋云还能给得起。若是金锄头,她就不一定舍得了。

    不过这些学子本来就是平民出身,哪里有金子。这一听说还有奖励,都觉得自己种的还是草率了些。昨日重新种的学子决定今天再把种子挖出来,还得重新种。

    “大家尽快把这章的内容掌握,下午温平会给你们辅导功课,学有余力的可以跟温平学些科举的内容。”

    他们不确定地问:“谁?”

    “可是状元郑温平?”

    郑秋云点头,“温平还能在京城呆几日,很快就要去赴任了,他会抽出时间来给大家辅导课业。”

    这就相当于高考状元给高三学生传授经验,他们十分激动。

    孟皓说:“昨日乔逸说先生请了榜眼,不料我们今日可以听到状元郎讲课。”

    其他人附和,“是啊,还好我们没有像他们似的,装病请假。”

    郑秋云让他们不要高兴这么早,“你们需得把今日的学习任务掌握,才能听温平授课,不然还得留下来背书。”

    上课内容生动有趣,郑秋云还常拿实物给他们看,方便理解,很容易学会。因此到了下午,三十二个人都在等待郑温平。

    听郑秋云的课时,他们更多的是好奇和求知。现在他们眼里既期待,又带着崇拜。在郑温平走进这间屋子时,这种崇拜达到了顶峰。

    郑温平今日为表严肃,穿了玄黑色的交领广袖袍,袍子上绣简单花纹,衣领显出里衣的白色,腰带是玉,袍子边缘是深色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