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45章 大一的真元境

    众学子听李正提问,也都纷纷向廖茜看了过去。他们有的人或许知道一二,但朱子航和廖茜本就冲着传说而来,自然准备更是充分。廖茜也不推辞,与李正对饮一杯,开始讲述起一个故事。

    一千多年前,大唐立国,励精图治百余载,文治武功都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代。那些位于众生之巅的修行者们,更是在炼气境傲视古今,将儒道佛三家之法推演到了极致。

    那个时期的长安,有道韵流转,有佛光普照,更有诗意纵横。可就在儒道佛于极巅相汇之时,安史之乱爆发,长安城破,诗意凋零,佛光黯淡,道法溃散。

    从此以后,盛世长安,只成了世人心中的一场梦,更在后人心中成了千古遗憾。

    不知何时起,在长安城中流传着一个传说。长安凋零后,有一位谪仙,和一位圣贤,曾在梦中相会。他们在梦中开怀畅饮,聊起了曾经的盛世长安,不觉间已是潸然泪下。

    也就是那一晚,在大唐的西南方向的天际之上,出现了一道剑光和一抹笔墨。剑光和笔墨彼此交汇,结伴而行,跨越了神州山河,最后停在了长安城的上空。

    传说那一夜,长安城幸存下来的居民再次看到了千载风流的文人身影,一道道冠绝古今的笔墨泼洒天空,一句句千古绝响的诗词萦绕天地。

    每个人的心中都回响着一句充满叹息的话语:

    长安,我的盛世长安。

    再后来,这一晚发生的一切都成为了传说,一直流传千载直到当世。

    然而就在8年之前,有一位惊才绝艳的少年天才,在天地间凭虚御风,在这大唐不夜城的上空剑舞一场。本是剑舞,却有琴意流转,竟似触动了冥冥中的上古诗句,在不夜城所有人心中留下了一句虚幻一般的诗吟: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少年天才一惊之下,剑法凝滞了一瞬,再舞剑时,却再难触发天地间的诗吟。

    不过这名天才也当真了得,凭借超越古人的修为,沿着不夜城的上空踏步而行,细细品味着时空中的一点一滴,竟是领悟到了一套跨越千载岁月的剑法。

    这套剑法隐含诗意,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少年天才施展此剑法时,身影飘逸仿如行云流水。不夜城的人群看着天上那道身影,纷纷感叹这不是人间的剑法,只有天上的谪仙人才能使出如此剑式。

    故事讲完,众人知道,那名少年天才便是当今大夏最年轻的大夏修行人李云了。众人议论纷纷,若是李云领悟的剑法真是出自那位谪仙人,那也实在太过惊世骇俗,同时也太令人倾羡了。

    而今日朱子航要做之事,便是效仿李云,在不夜城之巅踏步而行,悟道天地间,以期捕捉到千载岁月前的那抹道痕。

    众人再与朱子航、廖茜饮下一杯,纷纷表示愿与朱子同游,共堪古贤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