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三十四章 搭窑子,张软软的童年

    名城的年,中午温度超过了20度,太阳直晒,张软软穿着外套没一会就出汗了。

    张阳阳和张一鸣就更不要说了,已经脱到只剩下短袖。

    这就是南方的冬天,一天之内,体验一次春夏秋冬,羽绒,t恤,外套,轮流穿。

    “我们来也!”

    在张软软三人捡到一半的时候,道路上传来一声吆喝。

    三人转头一看,就见一名青年一名少年扛着东西走来。

    正是小年见过一次的张子寒和他刚上高中的弟弟。

    两人一人扛着折叠的麻将桌,一人扛着八张没有靠背的那种红塑料凳。

    两人来到U形屏风里面,把东西放下。

    “这玩意做得好哎,一点风没有。”

    张子寒左右看了看,感受了一下里面和外面的风力差,对着张一鸣竖起了大拇指。

    这个屏风是今年首次立起来的,往年没有,大家都是在田里吹着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冷风。

    “也不看看是谁想到的。”

    张一鸣把手上的两块泥团放下,白了张子寒一眼:“赶紧来干活,我们都来半天了。”

    张子寒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没办法,要陪大伯他们喝几杯,我已经算是溜得够快的了。走,子轩,我们也去捡泥土块。”

    听到这话,张子寒的弟弟,戴着眼镜的张子轩点点头,默不作声的去干活了。

    张一鸣只是看了一眼他,也不搭话。

    懂的都懂。

    初中生高中生都是这个死样子的,不是高冷,只是单纯的脸皮薄不好意思说话,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不管心里脑里怎么激情澎湃,嘴里死活蹦不出几个字。

    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大舅不说二舅。

    等以后出了社会就好了。

    ……

    来多了两个劳动力,捡土块的效率一下子就增加了不少。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U型屏风的门口就堆了两大堆土块。

    “应该够了吧?”

    张阳阳在土块堆面前扶腰说道。

    土块不重,但是接连的弯腰起身,轻拿轻放,就能把人累够呛。

    “嗯。可以试试了。”

    张一鸣也搬过来最后两块,估摸着扫了一眼,点了点头。

    说做就做。

    张子寒和张子轩也来帮忙。

    张软软则负责拍照记录。

    “要不要捡几块砖头做门口?”

    张子寒问道。

    “你这是名城的耻辱!”

    张子寒刚刚问完,就收到了张一鸣的白眼。

    作为一名地道的名城人,搭窑子哪有用砖头做门的?

    那是没有水平的人才会做的事。

    真正的高手,都是全部用土块的。

    张一鸣用脚在地上画了一个圆圈,直径大约40厘米。

    然后稍微挖一点圆圈里面的土,形成一个小小的凹陷,接着和张阳阳开始搭窑子。

    窑子的地基,就是顺着圆圈的边缘。

    窑鸡,是张软软这边过年聚会的传统项目之一。

    现在的年轻人年年都玩。

    三五好友聚在一起,从捡泥块开始做,一直到搭窑,杀鸡,腌制,烧火,闷熟,日子好生逍遥自在。

    很快。

    在张阳阳四人熟练的手法下,一座底部留着小门口,完全由泥土搭建的“金字塔”出现了。

    这便是土窑子。

    除了顶部有些平,没有那么尖之外,和金字塔几乎一模一样。

    “看到这个封顶没,这个就是技术。”

    张一鸣有些得意。

    这个土坡一样的土窑顶部,就是他高超技术的体现。

    这也算是一个不算太冷的冷知识,那就是土窑并不是越高越好,越尖越好。

    相反,矮一点,顶部平一点,能更省柴火,烧窑子的时间也能更短。

    好像网上有很多那些搭建得和人差不多高的,其实也就看着唬人,实际就是搭建之人的技术不高才会搭得那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