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99章 靠山王喜办华诞宴

    第二九九回靠山王喜办华诞宴

    靠山王杨林向左仆射宇文化及询问事实真相。您想,宇文化及能说事实吗?他准知道这一次杨林入京之后要问这事儿,早就打下腹稿了,巧舌如簧把一切的事情都推到了张金称身上,说:“是张金称造的谣,当今圣上是个仁孝之人,这您是知道的呀。这些事情他怎么会办呢?他也不该办呢。他那么聪明也不会办呢。不信,您问长平王……”他推给了长平王邱瑞了。宇文化及言下之意:老王爷,我知道你平常对我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对我的话你是不相信。这邱瑞是你结拜的弟兄,他说话你就不能不相信了吧?我让他说说,我看他能怎么说。

    杨林转眼看看邱瑞:“五弟,事情是这样的吗?”

    “呃……”这邱瑞,政坛老狐狸!老油条!那比那油的还油、比滑的还滑呀。心先说话:这事儿八成是真的,杨广能干出这事来。但是,我能说吗?我说了,我招灾惹祸呀。我找这个麻烦干嘛呀?大隋皇帝爱谁做谁做,反正是不是我老邱家做,所以这事跟我无关啊。邱瑞一看二哥杨林问起来了,微微一笑:“二哥,仁寿宫到底发生什么事,小弟我不知道,我没在那里。但是,我认为这宫闱之事,历来谣言甚多。您翻开历史看看,哪个皇帝没绯闻呢?哪个宫里没传出过闲话?这些闲话有真的有假的,更多的是敌人造的谣啊。我觉得,这些事情都是人给造的谣。反正我不相信当今圣上能做出这等违背人伦之事。所以,望二哥也不要为这谣言所左右,更不能因为这些谣言乱了心绪呀。二哥,您说对吗?”

    您看,邱瑞说这话八面玲珑。人家就说我觉得不是这样,我觉得是谣言。事实是什么?我也不清楚。你自己考虑。

    “嗯……”杨林瞪了邱瑞一眼,那意思:老狐狸,你一贯的圆滑呀!但是无凭无据,自己也不好说什么。

    邱瑞这时又说了:“二哥,您就别再为这事烦心了。现在最关键的是咱们大隋王朝江山稳固,这最重要!如今圣上顺利即位,江山不至动乱,那不比什么都强啊?至于真相到底是什么?与江山稳固相比,那就无关紧要了。我说左仆射,您认为呢?”他这球又踢给宇文化及了。

    宇文化及一听:“哎呀,长平王所言极是啊!江山稳固是最重要的!如果连我们都不相信陛下,那天下不就乱了吗?何况陛下又如此依仗靠山王您老人家呢。您说是吗?”

    “嗯……”靠山王杨林觉得邱瑞这番话说得不无道理,说到自己心坎里去了,把头一点:“罢,罢,罢!这件事情本王目前也不想了解清楚了,我就是这么一问。我知道了,这件事情我就把它当作谣言也就是了。”

    “哎!老王爷,您这么做就对了!老王爷,今天是您六十华诞呢,您看现在天色不早了,大家都等着给您祝寿呢,大殿的寿宴都已经摆好了。”

    “好吧!今天是本王的六十华诞。按理说呢,应该请你们二位都到寿宴上去。但是有刚才这一番谈话呀,本王说实在的,现在不愿意见你们俩在寿宴之上,见你们俩也别扭、也拘束。今天寿宴就是本王与本王的眷属、手下过这一个家宴,你们二位就请自便吧!”

    哟!宇文化及、邱瑞一听,这是赶自己走。这俩人也不想待在这里,尤其是宇文化及——我待在这里干嘛呀?时间长了,言多必失啊。我离着杨林远远的。于是,两个人知趣地就拱手告辞了。

    杨林告诉邱瑞:“老五,你别怨二哥。我今天确实劳乏了,不愿意应酬过多的人,就跟我手下几位太保一起吃顿酒宴也就是了。过三过五,把朝堂之事忙活完了,我登门造访,咱哥俩再好好地喝一盅,再谈一谈其他的事情吧。”

    “啊,小弟在王府恭候二哥大驾!”

    “嗯,那我就不送了,两位就自便吧!”

    “是!我等告辞!”

    两人都知道杨林就这个脾气,说撵人就撵人呐,这两个人知趣地走了。

    杨林坐在自己寝室又琢磨了半天。这个时候,有人敲门:“父王在吗?”

    杨林一听,说话者正是秦琼,“啊,叔宝啊,你进来吧。”

    秦琼推门进来了:“父王,寿宴已经准备好了,大家都在那里等候父王您这老寿星驾到呢。”

    “哈哈哈哈……叔宝儿啊,你这几天净给人做寿了,刚刚给你的母亲做了寿,今天又给父王我做寿,你是办出经验来了呀。好好好,今天这个寿宴就交给你主持。嗯?”

    “秦琼遵命!”

    “嗯,好好好,今天晚上啊,咱要痛饮几杯!明天我带你上朝面见陛下,给你要一个官职啊,哈哈哈哈……”杨林挺高兴。

    但秦琼心里特别的忐忑。他忐忑什么呢?自打秦琼跟随杨林从历城县一起步,秦琼的心就提在嗓子眼儿了。他知道,杨林到大兴城之后,参王拜驾见到皇帝杨广就要给自己要官。那杨广一定得宣自己上朝,给自己相面了,人家得看看呀——我给官职的这个官员到底长什么模样,有什么能耐呀?如果跟我一见面,杨广会不会认出我来呀?你别忘了,我三年前也差不多是这个时节在这临潼山下揍了杨广一锏呐,打得杨广抱鞍吐血,救了太原侯李渊一家。那杨广能不能认出我来呢?如果把我认出来,可万万不妙啊,我就有杀身之祸呀!今天下午在明德门见到杨广,秦琼心里更紧张了,他就觉得杨广老看自己,那个眼神都不对。难道说皇帝确实已然把我给认出来了吗?秦琼更加担心了。另外,朝堂之上还有宇文成都呢。明天会不会见到宇文成都啊?如果见到他,他能不能认出自己呀?别忘了,自己跟着宇文成都也就是在两个月前刚交了手啊,他要把我给认出来,那更加的不妙啊。所以,秦琼老忐忑了。

    其实,书中代言,秦琼这种忐忑大可不必。一个,那杨广根本就没认出秦琼。为什么没认出秦琼来?因为当时秦琼从临潼山上下来杀了杨广一个措手不及,杨广在恍惚间就挨了秦琼一锏。然后,杨广就跟宇文化及俩人跑了。对秦琼的长相,杨广也好,宇文化及也好,都十分模糊。那个时候的秦琼跟今天的秦琼能相比吗?那个时候,秦琼是个马快,在路上衣着便装——头戴幞头、圆领剑袖,脚蹬乌皮六合靴……一个很普通的打扮。再说了,秦琼那个时候没大留胡须,跟今天不一样,秦琼三绺胡须已然有点成型了,又是金盔金甲,俨然一员大将。谁都认为这是靠山王杨林帐下的一员将领,不会往那临潼山上想。那位说了:“李渊他怎么记得那么清啊?”你别忘了,李渊还追了秦琼一阵子呢。所以,李渊的印象比较深。杨广没什么印象。尤其今天,杨广一门心思全在靠山王杨林身上,根本就没注意秦琼。秦琼,说白了是心中有鬼,他担心,所以怎么看杨广的眼神怎么就不对。但宇文成都还真就有可能认出秦琼。不过,宇文成都现在不在长安,他出征打仗去了。所以,秦琼也大可不必担心。但这些说书人知道,秦琼不知道啊。他的心情还是颇为忐忑的。杨林说这两句话,秦琼也只能随口答音儿。

    然后,秦琼就问:“父王,您现在用不用换便装啊?”

    “哎!”杨林一摆手,“我戎马生涯一辈子,就爱穿盔甲呀。所以,今天就穿着戎装举行寿宴。”

    “好,那就请老寿星入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