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97章 历史的轮回:陈国命运的兴衰


    248、历史的轮回:陈国与杞国的兴衰

    二十四年,楚惠王恢复国家,派兵北伐,杀死陈湣公,于是灭掉陈国并占有它。这一年,孔子去世。

    杞东楼公是夏后禹的后代。在殷商时期,东楼公家族有时被封有时被断绝。周武王战胜殷纣后,寻找禹的后代,找到东楼公,封他在杞地,以供奉夏后氏的祭祀。

    东楼公生西楼公,西楼公生题公,题公生谋娶公。谋娶公在周厉王时期。谋娶公生武公。武公在位四十七年去世,儿子靖公立。靖公在位二十三年去世,儿子共公立。共公在位八年去世,儿子德公立。德公在位十八年去世,弟弟桓公姑容立。桓公在位十七年去世,儿子孝公匄立。孝公在位十七年去世,弟弟文公益姑立。文公在位十四年去世,弟弟平公郁立。平公在位十八年去世,儿子悼公成立。悼公在位十二年去世,儿子隐公乞立。七月,隐公的弟弟遂杀害隐公自立,是为厘公。厘公在位十九年去世,儿子湣公维立。湣公在位十五年,楚惠王灭陈。十六年,湣公的弟弟阏路杀害湣公自立,是为哀公。哀公在位十年去世,儿子敕立,是为出公。出公在位十二年去世,儿子简公春立。简公在位一年,楚惠王的四十四年,灭亡杞国。杞国灭亡后,陈国也灭亡了三十四年。杞国国小,其事迹不值得称述。

    舜的后代,周武王封于陈,至楚惠王灭陈,有世家记载。禹的后代,周武王封于杞,楚惠王灭杞,有世家记载。契的后代为殷,殷有本纪记载。殷灭亡后,周封其后于宋,齐湣王灭宋,有世家记载。后稷的后代为周,秦昭王灭周,有本纪记载。皋陶的后代,或封英、六,楚穆王灭之,无谱。伯夷的后代,至周武王复封于齐,称为太公望,陈氏灭齐,有世家记载。伯翳的后代,至周平王时封为秦,项羽灭秦,有本纪记载。垂、益、夔、龙,后代不知所封,无记载。这十一人,都是唐虞时期着名的有功德的臣子;其中五人的后代都成为帝王,其余的成为显赫的诸侯。滕、薛、驺,夏、殷、周之间封国,国小,不足挂齿,不加论述。

    周武王时期,侯伯还有千余人。到幽王、厉王之后,诸侯互相攻击并吞。江、黄、胡、沈等国,数目繁多,不可胜数,所以没有详细记载。

    太史公说:舜的德行真是达到了极致!禅位给夏后氏,后世子孙血食祭祀历经三代。到楚国灭陈,田常在齐国掌握政权,最终建立陈国,百世不绝,苗裔繁荣,有封土者不乏其人。至于禹,在周朝被封为杞,国家微弱,不足论述。楚惠王灭杞后,越王句践兴起。

    具有盛德的祭祀,必然流传百世。舜、禹的余烈,由陈、杞两国继承。妫满受封,东楼公延续杞国。阏路篡逆,夏姬yín嬖。两国衰微,时而兴起时而衰落。前后被并吞,都灭亡于楚惠王。句践崛起,田和吞噬陈国。世袭血食,难道只是因为苗裔?

    读了陈国与杞国的史实,让人感受到了古国命运的波折和无常。故事从楚惠王恢复国家开始,详述了陈国灭亡、杞国延续的历史过程。这其中,既有国家间的利益角逐,也有皇室内部的权力斗争。陈国与杞国的命运犹如一部历史舞台剧,生动地展示了春秋时期诸侯国纷争的画卷。

    故事中,陈国与杞国的历代国君充满悲剧色彩。从陈湣公到哀公,再到出公、简公,国家历经磨难,最终灭亡。而杞国则在东楼公、西楼公、题公等历代国君的治理下,见证了陈国的兴衰。楚惠王灭亡陈国后,又灭掉了杞国,使得这两个国家的历史走向终点。

    然而,在这段历史中,我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在陈国灭亡后,其子孙在齐国崛起,成为新的势力。太史公说:“具有盛德的祭祀,必然流传百世。”这无疑给陈国、杞国等国家带来了鼓舞。尽管国家灭亡,但德行和信仰却能传承下去,成为永不磨灭的痕迹。

    此外,故事中提到的其他诸侯国,如江、黄、胡、沈等,也让我深感惋惜。这些国家在夏、殷、周之间封国,虽小,但它们的存在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素材。

    这段陈国与杞国的兴衰历史,让我对春秋时期的政治斗争、国家兴衰以及人物命运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面对历史的轮回,我们应时刻保持谦卑和敬畏,不忘传承智慧和信仰,以期在未来的岁月里,书写更为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