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11章 邺城的想法

    “用心虽好,可这手段却未免,差了点。”

    曹操看完了所有的信笺和校事府报过来的信息,将所有的纸张全部都扔进了火盆里面烧毁,这些事情,只需要在自己的脑子里便好。

    “仲康,你说,我若是将这小子给召回来,他会如何应对?”

    曹操给自己倒了杯酒,喝茶乃是文人雅事,可终究少了一些感性和豪迈。

    “末将不知,末将只知道大王说什么,就是什么。”

    许褚的两鬓也开始出现了白发,但是身躯却依旧雄武非凡,寻常人不要说对视,就是靠近了之后,也会被许褚身上的杀气震慑。

    “那就将他从汉中召回来,他和清儿经常这么两地分居也不是个办法,让他们夫妻多团聚团聚也好。”

    只这样,便又决定了夏侯信接下来的命运。

    “对了,那司马懿报回来的事情,你觉得有几分是真的,又有几分是假的?他这么做是为了公心?还是私心?”

    曹操又开口问许褚,又似乎是在自言自语。

    许褚在边上回答也不是,不回答也不是。

    “呵呵呵,些许小儿辈,还翻不出我的手掌心。”

    曹操起身,朝着院外面走去,曹操将自己的书房搬进了这座院子,院子很大,大到足够容纳曹操搜集来的自己想看的书。院子又很空,除了那几株寻常的花木外就没有别的,花木在外面就能见到,只是这些栽种的位置经过了精心挑选,错落有致的种在院子内,一年四季呈现出不同的景色。

    散步的时候,顺手又摘下了一个橘子,将这橘子剥开之后塞在了嘴里。

    酸,差点将曹操的老牙又酸掉几颗。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想着自己家的这些个孩子,又想到了曹洪的、曹仁的、夏侯惇的、夏侯渊的,还有荀彧家的,甚至于自己起兵之初就一路跟随自己的那些人的孩子。

    “子义啊子义,为何你就是这么与众不同呢?”

    那些个孩子看见了自己,不是对自己崇拜无比,就是对自己畏惧万分,言语和相处中,总是对自己时时刻刻的透露出讨好。唯独这个当初被夏侯渊给扔了的孩子,时时刻刻的透露出一种反抗和疏离。

    对,就是反抗和疏离,还有着许多的格格不入。

    当年在还不知道他的身份时候,这小子就一身的反骨,自己招揽他做个亲随那是抬举他,换成了其他人,恐怕早就感恩戴德的接下了,唯独这臭小子,他到底要的是什么?

    和自己当年一样,对这些世家豪强没有任何的好感,一样的打压豪强,一样的抑制土地兼并,不过眼下看来,自己当初做的不如夏侯信,至少目前陇西汉中那些得了土地的流民是绝对会支持他的,而自己当初则是因为动了当地豪族的利益,结果就被罢官去职。

    奉孝临去之时提醒自己,夏侯信所图很大,可他图的是什么?自己给了他陇西和汉中,看着他不停的屯田,选择军队中那些百人将以上家中的孩子进入学校,教授他们识字读书,还要习练武艺,甚至是将这些年来发生的战例都一一拿出来让这些孩子商议和学习,一些年长的人则开始进入军队,或者散入乡间,作为最基层的官吏。

    他这是要干什么?要改变大汉的察举用人制度么?自己办学培养人才,当初在许昌的半山书院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苗头了,现在到了汉中之后,天高皇帝远,就越发的干的明显了。

    这些人因为夏侯信才得到了学习的机会,因为夏侯信才有了能够入仕为官的机会,哪怕只是一个不入流的职位,也足以让这些年轻人感恩,至于这些年轻人的家人、长辈,也会在他们的耳边不断的重复着要对夏侯信感恩。

    若是到时候,夏侯信真的反叛了,那整个陇西和汉中的百万人口,自己又要杀掉多少,杀几回才能够彻底的平定?

    曹操将所有的心思再次收回,紧了紧自己身上的衣服。

    ——————

    “仲达,且说说吧,你司马家到底是如何想的?!这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你们可是玩的真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