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02章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虞美人说着,也有些激动。

    虽然对于这些,她之前就有一些了解。

    但还是好激动,怎么办。

    果然,追星还是要追这些科学家。

    不仅能学到优秀的品质,还能顺带看一篇爽文剧本。

    太快乐了!

    [终于,在1980年,抗病新品小偃系列开始推广,种植1.5亿亩,相较于之前的,整整增产了60亿公斤。

    与此同时,小偃系列的其他良种也培育成功,累计70个,种植面积多达3亿,增产75亿公斤。

    不仅抗病,还高产,他31年的努力研究,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他也因为这项研究名声鹊起,声名远扬。

    那个时候,在农民间,更是流传着一句话,“要吃面,种小偃。”

    因为“小偃系列”的研发,他成了无与伦比的焦点。

    但李振声仍保持谦逊的态度,即使杂交小麦的研究已经走上正轨,有人劝他说,“不必要这么辛苦。”

    但他说,“真正为我打分的,是农民。”]

    秦朝。

    嬴政都有些羡慕了。

    后世怎么什么人才都有啊。

    最有意思的是,政府好像也是全力支持。

    他根本无法想象,一个31年才有进展的研究,自己真的会有那个耐心一直支持吗。

    应该不会的。

    但仔细想想,还是要看到底是研究什么的。

    如果是对大秦有价值,有意义的……

    31年……

    若是嬴政知道后世的一句话,大概会说,这研究,比他大秦的命还长。

    ……

    [李振声其实一直有个遗憾,那就是因为小偃系列的研究时间太过漫长,未能早日解决粮食产量不足的问题。

    就,大佬的境界,是我等凡人不懂了。

    所以,李振声打算,在接下来的时间中,研究一下各种颜色的小麦。

    诶,是不是又懵了,讲真的,我第一次看见的时候,也懵了。

    仔细一看,才知道,原来李振声的想法是,如果一个小麦的麦穗上有不同颜色的种子,科研人员就可以根据种子的颜色选出良种。

    不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如此便大大提高了小麦研究和种植的效率。

    然后,不出所料的,他又成功了。

    而且有研究“小偃系列”的经验后,研究得更快了。

    不过短短几年,研究成功。

    从此,依靠这项杂交技术,我国再次培养出50多个新品种,推广面积高达3亿亩。]

    各朝代百姓已经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如果真要说的话,那大概是,这样的大佬,什么时候他们这里也能来一个。

    到时候,别说31年了,62年他们也等得起,只要能让他们拥有那么厉害的小麦。

    ……

    [李振声曾经说:“我甘心为科研献出生命。”

    事实上,他也确实做到了。

    1985年到1987年,小麦培育进入瓶颈期。

    在这几年间,我国人民增长了5000万,然而小麦却没有增长。

    李振声对此十分担忧,与其他农业科学家日夜研究,前往各地的小麦种植基地实地考察,寻求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