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15章 历代土地政策(5)

    唐朝。

    二凤和大唐的各朝臣,一起看完均田制瓦解的整个全过程后,记录的记录,讨论的讨论。

    对此,他们大多人的态度都是,情理之外,意料之中。

    北魏均田制崩坏的历史教训,还言犹在耳。

    而大唐的府兵制,又是依托于均田制而做成的。

    天幕也明确说过,府兵制到了唐玄宗时期就已然崩坏,最后只能换成募兵制。

    但这是个历史难题啊,二凤听着朝臣们的讨论,知道一时半会儿吵不出个结果,只能跟今日一同聆听天幕的武将大眼瞪大眼。

    二凤心想,他难道就未曾想过,他死后的大唐,可能会步入北魏的后尘吗。

    想过,但历史并未给他解决的方案啊。

    他也没有更好的土地政策可以代替。

    二凤想着,漂亮的尾羽某有些蔫巴。

    实在是大唐的未来,太惨烈,也太窝囊了。

    这让说出过“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的太宗陛下,真的接受不了。

    不过很快,二凤的羽毛鲜亮了。

    这有什么,天幕不就在讲历朝历代的土地政策吗。

    虽然没有搭配税收政策,有那么一点点不完美吧。

    但没关系,天幕讲那么细,他们也不一定能用得到。

    所以,天幕赶紧继续讲。

    秦朝。

    对比来说,秦始皇就悠闲多了。

    嗯……

    还是那句话,他大秦现在什么都没有,天幕随便露出一点点,哪怕是明年的事情,对于他大秦来说,帮助也十分大。

    而且,他也知道,天幕在讲他大秦的土地政策时,其实是说好听了。

    虽然现在还没颁布吧,但以他的性格,想的应该是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承认土地私有制。地主阶级凭借这个命令,不仅得以合法占有土地,而且可以用各种手段兼并农民的土地。土地被兼并的农民,不得不以“见税什五”的苛刻条件耕种豪民之田。

    不过天幕出现后,这玩意也就只能当废纸了。

    有更好的,干嘛选择这些陈旧的,激化大秦矛盾的政策。

    而且,秦始皇不得不承认,自从天幕出现后,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他已经开始正视起大秦治下的黔首了。

    ……

    [均田制最开始被提出,就是为了解决北魏土地兼并的问题。

    而它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兼并的压力。

    在唐朝初年,均田制的大规模实行,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一、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二、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与均田制配套的租调制的实行,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

    但它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为这相当于国有土地与私人土地并存。

    这两种封建所有制性质不同的土地,并存于均田制范围内,互相影响,互相转化,但占支配地位的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