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86章 神医的故事

    [还有一个就是董奉,对比其他两人来说,他有点名声不显的感觉。

    感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没有着作。

    是的,非常遗憾的是,他医术很厉害,但没留下书。

    就算是华佗,书传没传下来另说,但但还是也有一本让古今中外都趋之若鹜并遗憾不已的着作,但董奉没有。

    所以对于董奉,我们就有了另外一个遗憾,你怎么就不写本书呢,你写啊,快写啊,别逼我跪下来求你。

    然后我看不看另说,反正会看会研究的,那妥妥的非常多,我们会感恩你一辈子的。]

    虞美人说到这里,咳了咳,觉得自己这里真的是图穷匕见了,就是想让神医们人均十份毕生心血的心思,是怎么藏都藏不住。

    说实在的,有点尴尬。

    但虞美人自认为自己是个厚脸皮,所以尴尬不过一瞬,又继续说道。

    [但你说因为这件事就否认董奉的厉害吧,那肯定是没有的。

    就这么说吧,我们从小不一定听过董奉的名,但谁还不知道“杏林春暖”、“誉满杏林”了。

    这只要稍微知道一点中医,都不能够对杏林典故一点都不知道的,这就跟孔夫子的腊肉,一样,这谁还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啊。

    就是有点遗憾,建安三神医中,两个都是我国十大神医中的一个,董奉没被选上。]

    虞美人说到这里,一整个就是遗憾,但兴头也上来了,想着这期人有点多,不如先把他们的故事讲了。

    各朝代众人一看虞美人这要详细聊一聊的样子,也都来了兴趣。

    他们是真的知道,能让天幕这么有好感的人是真的不多。

    也就千古一帝了,但对于他们,真的是只谈功绩不谈私德的喜欢了。

    哦,也许秦始皇除外,也许李世民也是。

    算了,不想了,但据他们观察,应该还有卫青霍去病,但天幕也没细讲,他们也不清楚具体的。

    这一次不一样啊,虞美人对他们真的是实打实的喜欢,可见后世对于救死扶伤的大夫是真的很喜欢了。

    他们觉得好刺激,好想听,快讲快讲。

    ……

    虞美人也兴致勃勃,[我们从董奉开始讲呗,就讲讲他跟这杏林的故事。

    我先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下董奉这个人,他真的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人。

    他从少年学医,青年时曾任侯官县小吏,但不久归隐,在家村中。

    后来,他就一直一面练功,一面行医。

    关键就在他行医这一方面了,当时正逢乱世,所有人都苦累。

    他也许是看见了,心生怜悯,也许真的是医者仁心。

    反正他看病从来都不取钱物的,只要被治愈者在山中栽杏就好。

    重病治愈就栽5株,轻病治愈就栽1株。

    反正在数年之后,就有杏万株,郁然成林。

    随后,每到杏子熟时,董奉就会在树下建一个草仓储杏,而需要杏子的人,用谷子自行交换就行。

    随后,他再将所得的粮食用来或赈济贫民,或者是路过那里又贫穷需要救济的人。

    因为他这样的善举,“杏林”就成了中医的另一代名词,并且形容一个人医术很厉害,也常用“杏林高手”、“杏林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