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72章 言归正传,继续谈肥料

    被提到名字的众人张张嘴,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些词穷,不知道该说什么。

    只想说后世人纪念人都这么硬核的嘛?

    这动不动就一个星什么的,是不是也太离谱了。

    虽是这样想着,可心中发酵的到底是怎样酸胀的情绪,大概也只有他们各人知道了。

    特别是沈括等,在他们那个时候,科学技术并不被人看好,只能是当做兴趣爱好钻研。

    他们的本职工作仍然是做官出人头地。

    但在后世,他们能被记住,是因为他们在科学上的成就,感动ing。

    ……

    他们正想着,就见天幕上出现一个视频,是记录以国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和地貌的视频。

    每颗小行星都是独一无二的。

    但就是,这星星怎么灰扑扑的,跟他们想象的有那么亿点点不一样。

    虞美人却决定掠过这个细节,继续画自己的大饼。

    [咳,反正大家多多努力,多写几本书,也许下一个小行星,就是用你的名字命名的呢。

    而且就算没有,那不还有立庙纪念,发行货币纪念,做成邮票纪念,登上报刊纪念,平日里被学生当祖师爷拜拜纪念等诸多选项吗。

    大家也不要觉得纪念方式多,就感觉没那么重要了。

    历史上惊才绝艳的人那么多,留名的人那么多,真正能被注意到的,能够登上以上纪念方式的,绝对是凤毛麟角。

    打个比方,刚才大家应该也看见了,月球环形山的一个名字,就是以万户命名的。

    但大家大概都不认识万户这个人吧,因为这甚至都不是一个人名,而是一个官职名,他本名叫陶成道。

    但为什么他能够跟众多大佬同台竞技,并且成功登上月球,在月球上有一席之地呢。]

    明初。

    正在在心里盘算着火箭可行性的陶成道抬眼,一脸懵逼。

    天幕是在说他吗?

    他确实叫陶成道,也是个万户。

    但谁能想到天幕所说人物还真跟他有关系呢。

    但他真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人啊,怎么就被天幕抓成典型了呢。

    惶恐jpg。

    ……

    [其实原因还蛮简单的,陶成道是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晚年,陶成道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上面,双手举着两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

    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风筝的力量飞起,但很不幸,火箭爆炸了,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为纪念万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

    他虽失败,但他的精神被人记住,他所努力的方向,也正是千千万万后世科学家所努力的方向。

    身为祖师爷的他,自然配在月球上拥有姓名。]

    明朝。

    朱元璋一脸迷惑,终于在记忆中扒拉出一个叫陶成道的人。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成道”这个名字还是他赐的呢。

    讲真的,对比他大明各个官员来说,这人真没什么存在感。

    但就是这样的一位,让天幕记住,让后世记住,也让月亮记住了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