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95章 李言闻是谁?

    大蒜能祛邪气,在科学侧的说法,便是杀菌。

    着手于大蒜药用的时候需经过放置,因为董宿采用了不同时辰的分组试验。

    蒸馏用的液体,可选的也不多,只有酒和水,这两种选择。

    在对照组的观察下,最终一瓶金黄的液体从管中滴落到烧杯之中。

    这还只是大蒜油,并未进一步提取精油,可是现在,董宿看着烧杯中的液体,心情十分激动,也万分担心。

    激动在于,实验成功了,担心在于,到底有没有用。

    传统医学的蜕变并非一日之功,而华夏千年的药方积累,是一份巨大的宝藏,就算是后世都未研究透彻。

    大蒜油乃至大蒜素,在后世多用于饲养牲畜,可是当前的情况,给牲畜用和给人用,其实区别不大。

    “我们,这是成功了?”

    董宿捧着烧杯,看向李言闻,问道。

    咽了口唾沫,李言闻参与了实验过程,新世界的大门被打开。

    原来药材还能这么制取!

    “这个应该就是大蒜精华之所在,用量相比要注意,为君之药,想必还需辅佐。”

    李言闻喃喃说道,用的是中医对于药效强度的判断。

    而这判断,也十分合理。

    “取些许,开水冲服,老朽亲自尝试。”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所谓医疗在人命上的堆积,就和神农尝百草一样,很多时候,制作者便是第一个试验品。

    刘纯可以用死囚做人体试验,当然现在也没那么讲究人权。

    “学生来吧,院使。”

    李言闻看向董宿说道:“学生年轻,体质不宜受邪,更适合尝试。”

    “呵,老朽虽老,但也正是时候,城中老人,总不能弃之不顾吧?”

    在华夏观念里,可没有牺牲老人这种说法,若是蛮夷,却常常会舍弃老弱病残,比如在医院床位紧张的时候,让老人让出床位等死。

    “可是,院使一人若是连续服用,药物累积,不符合实验对照组观察法。”

    李言闻给出了董宿无法拒绝的理由。

    “那就由我们四人,各自不同年龄,不同量尝试一番。”

    在场的也就只有四人,董宿提议,其他人也赞同了下来,亲身体会可比询问病人来得更加直观。

    于是乎,不同量的大蒜油被分好,随后冲入温水,董宿因为年迈,用的量是最少的。

    而李言闻因为正值壮年,揽下了预计中的最大量。

    四人都是医者,对视了一番,仰头就喝完了冲泡后的大蒜油。

    营帐内顿时变得十分安静。

    “一刻钟了,诸位可有感到不适?”

    董宿掐算了大概的时间,环视问道。

    “没有。”

    “没有。”

    两位医师细细感受了一下,随后摇头说道。

    “些许反胃,腹胀,但不成问题。”

    只有李言闻皱着眉,喉咙有呕吐感,而且腹部犹如胀气一般。

    “方才李医生的量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