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46章 造反要交两倍的税赋

    朝廷是真的有意和商帮接触。

    自从朝议之后,陈循便在户部衙门邀请了各地商帮的帮头。

    其中,除了晋商和徽商,便数潮商这个新兴之秀最为耀眼。

    但,在户部衙门,潮商翁可,就不敢张扬,和晋徽两处盐商大家对比,潮商位于闽粤地区,虽然把持着南洋,但现在多做的是私贩买卖。

    说起来,到户部衙门,也可以说是自首。

    但是不来不行。

    翁可的家祖是为了躲避战乱才入的潮州,创下初基后,在其父亲的操持下,渐渐有了规模。

    敢打敢拼,便是闽粤人的作风,靠近南洋得天独厚的优势,使潮帮收敛了很多财富。

    若朝廷开海,这优势还有,但垄断就被打破了,所以翁可必须来。

    在人群中,他看到了京城传说中的女帮头。

    没错,能代表京城的帮头,除了陈凝香,就没有别人敢了。

    正因如此,坊间有传言,这京城的女帮头其实是圣人的姘头,毕竟其所拥有的,多是皇店乃至圣人产业。

    可这并不会让在场的诸帮头看轻陈凝香,相反,更加重视了起来。

    陈循是朝廷的门路,那陈凝香就是天子的门路,只有傻子才会去轻视得罪她。

    “尚书大人到~!”

    官吏一声长唱,陈循穿着绣着禽兽的官服走进了议事厅。

    放眼望去,每个豪商都穿着极为朴素,若不知底细,根本想不到他们便是操持着天下商贩的帮头。

    晋商席铭、徽商汪福光、潮商翁可。

    这三人可以说是大明商帮的领头人了。

    其中,徽商以盐业为主,而晋商则是以茶、帛、铁为主,潮商就包罗万象,走的是私贸。

    但是因为盐引的存在,这三大商帮都有盐业基础,其中晋商通过将军需粮食送到边境,换取盐引的同时,也有这对外私贸,徽商其实也差不多,只不过和潮商的南洋不同,他们面向的是倭国琉球国这一方向的。

    徽商和晋商与大明权贵之间有着数不清的利益联系,倒是潮商,因为偏远,而且当地宗族力量比朝廷还强,更可以买官卖官,所以并攀附不到太高层的权贵,属于新兴商帮。

    这些人的存在,陈循看到的是千疮百孔的大明。

    禁海禁贸真有用的话,这些三大商帮就不会存在了。

    “诸位,请。”

    陈循走到最上首的长桌坐下,下面也安排了桌椅,朝廷不会平白无故去羞辱这些商贾,更何况里面还有自己的女儿。

    能够坐着,对于这些家财万贯的帮头来说,已经是朝廷的开恩了。

    “相信在场诸位都知晓,去年年末与今年年初之时,圣上下发指示开海通商,想必诸位也为此而来。”

    陈循老神在在说道:“但是,商帮不受朝廷节制,有着很高的不确定性,因而,朝廷准备了些许条例制度,改商帮为商会,请诸位看看。”

    说完,陈循挥了挥手,便有衙役给各个商贾送上了一份份文件。

    议事厅里,除了翻动纸张,就没有其他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