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61章 北望王师好多年

    “不过,你可曾想过,为何圣上要用流官?”

    薛瑄听着黄镐的话,淡然一笑道:“儒生虽不济,但也有可取之处。”

    拿起竹杯,啅一口茶汤,带着淡淡的竹子清香。

    “苗乱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看黄镐洗耳恭听的样子,薛瑄也没有再卖关子说道:“说到底,还不是那些土司世官的事情,曾经朝廷给了他们太大的权力,想着以夷制夷,就能很好控制此区域。”

    “权欲迷人眼,土司世官本就是当地豪强,欺压百姓习惯了,有了合法性,改变不了什么。”

    闻言,黄镐见薛瑄停顿,便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正统二年,比闻土知府高伦妻刘氏同伦弟高昌等,纠集罗罗、麽些人众,肆行凶暴;事发,不从逮讯,六年后多方告状,才定罪处死,鹤庆之改流官自此始。”

    薛瑄喃喃说道,改土为流,早就有了,但是因为地区偏远,朝廷觉得不成气候,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并没有多理会。

    “苗乱频发,如高伦兄弟这种逞凶极恶之辈,比比皆是,若不是太过分,朝廷也是置之不理,流官到土地,承受的压力也不小,你在苗地也有时日,知道其中的困难。”

    说完,薛瑄看向黄镐,就看到黄镐点头认可。

    排外是很正常的情绪,没有基础,凭什么莫名其妙被你管?

    百姓是盲从的,被一个土司欺负,也能被另一个土司挑唆起来,丝毫不介意如此的行为在朝廷看来,就是蛮性难驯,流官不谙土俗。

    “儒生不谙土俗,心中自带歧视,这也是事实。”

    黄镐开口问道:“那为何还有可取之处?”

    “因为这次,儒生跑不了了。”

    薛瑄毫不隐瞒笑道:“以往流官,多是懒政,待完了时日,自然能回中原之地,可现在来的,都跑不了,无圣命私逃,那也是死罪。”

    “再者,民心求之。”

    苗乱这次对于当地百姓的伤害很大,虽然忍受不了之前朝廷征兵,但起义军也没干什么好事。

    林立的军阀作威作福,百姓也是怨声载道。

    “顺应民心,儒生既然跑不了,那么只能想办法改变这里。”

    薛瑄很平淡,以往朝廷大方针是以土官治土民,现在不一样了,那么儒生就可以发挥其用处了。

    “老夫来此处前,各地已经有学堂建起了,儒生其他事情或许不会做,但教书识字,便是儒生之强项。”

    “原来如此。”

    黄镐恍然大悟道:“圣上并非是让儒生过来治世,只是让儒生来此生活。”

    强势的人会改变周遭的生活环境,而面对土蛮,儒生自然无法忍受其落后的生活形式,必然会自发着手进行改变。

    “朝廷不怕其教出来的学生反对朝廷吗?”

    想着,黄镐有些疑惑问道。

    “黄御史,这就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薛瑄哈哈大笑道:“若是朝廷弱势,自然会如此,而且还会引得各地叛乱加剧,但是,你可曾听到山东有乱?福建有乱?没有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