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427章 世上没有如果

    圣人的建议,于谦自然是认同。

    大明正在扭转下坡趋势,稍微拐一拐,遍地都是机会。

    可以说,现在朝廷十分缺人。

    人力、财力、物力,这三者都是交织在一起的。

    浓缩起来,就是一座城。

    有时候,就算有解决方法,也需要等待时间。

    “该当如此。”

    于谦叹了口气,知道这事情也急不得。

    “不过,如今沈阳还有土城,可以适当开始进行建设,臣觉得,卫所乃一时之计,近日来调查,多有吃空饷喝兵血之事,适当裁减,将军户改为农户为上策。”

    都是种田,当兵给上司剥削,当农给地主官员剥削,虽然大差不差,但农户本质上比军户稍微高一点点。

    朱祁钰点了点头,于谦要做这事,前期军改铺垫已经有了底气,裁卫所之兵,并不会让军户反感,相反,底层士兵只有被剥削的资格,肯定会拥立这项政策。

    “准,但要循序渐进。”

    朱祁钰知道,这是多余的话。

    “臣明白。”

    于谦微微屈身,随后喝了口茶,继续道:“既然陛下有了定论,老臣也该去办事了,就不多留了。”

    既然决定了该怎么做,于谦那雷厉风行的作风就展现了出来。

    “去吧。”

    朱祁钰也不多留,于谦来找自己,也多是公务,这人就是没什么人情世故的人。

    大明最强辅助,并不是那什么于谦,而是朱祁钰自己。

    打好辅助,不需要非常高超的操作,知道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技能就够了。

    现在陈循有钱,于谦有兵,缺的就是吏部的人才了。

    这个朱祁钰就算再急,也没有办法,后世有九年义务教育,但那也要九年,而今,儒家教育下的读书人,虽然拔尖的人一般也是可造之材,但是大明要的是大量的中基层。

    当前的教育资源,朝廷投入都被地方宗族给截胡了,科举选上来的,乡情浓厚,将家族摆在国家之前。

    朱祁钰用自己的钱建立学校,现在小学生都可以当会计了,而且陈循还觉得很好用,这是一个好消息,但还不够。

    从辽东运往京城的肉食越来越多,虽然还很贵,但是京城的中层百姓隔那么一些日子,也能吃上一顿肉食。

    生活质量的提升,反过来刺激着京城的市场。

    大明的内需循环只会越来越大,从京城往外辐射,直到将大明的经济重心从南方拖到北方。

    特别是在朱祁钰加强了户籍的流通性,这样的情况更加明显。

    山西商会的棉花在仓库直接完成第一批的交割。

    席铭看着制衣坊的人将棉花直接运送入城中和城外的两处厂房,心中难免有些疑惑。

    如此大量的棉花,光凭两座厂坊就能消化吗?

    而且,若是京城的人看到如此多的棉花出现在街头,那么棉花涨价的速度必然遭到打击。

    目的的不同让席铭不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