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587章 盐本身的价格

    很快,孙琼就将接待规格的猜想给放下。

    “诸位还有公务,便以水代酒,某敬各位一杯。”

    孙琼端着杯子站起身,其他人也都举起杯子,汤书伟笑道:“承蒙孙知府接待。”

    开场不一定需要酒,一个干杯,就足够打开气氛。

    “南直隶海盐,以扬淮为最,此番专员来扬州,什么时候去视察盐场?”

    孙琼将话题转向重点,也不算是打探,毕竟文书都下来了。

    “不是视察,只不过是去考察些地方。”

    汤书伟放下筷子,看向孙琼,道:“北直隶,渤海那边,由圣人转让了部分盐场由户部管理,生产出来的盐,就批发给盐铺或是杂货铺,当然,还有官店。”

    顿了一下,汤书伟继续道:“除了盐场,我等还要考察扬州市场,若是盐场开办,往后税收便是直接由盐场缴纳,与灶丁无关。”

    孙琼虽然是北方来的,但是京城,他除了赶科举时待过一段时间,后面就被下放到地方,具体并不是很了解。

    听了汤书伟的描述,孙琼忍不住问道:“敢问如今京城盐价几何?”

    “一斤,二十文。”

    汤书伟淡淡说道。

    闻言,孙琼猛然站起,椅子都朝后退出一段距离,发出声音。

    要知道,以当前扬州的盐价,一斤十六两重,大致是一两重的盐将近十九文,而京城的盐价已经不能用腰斩来形容了。

    “怎么可能!”

    孙琼不敢相信,失声说道。

    汤书伟连忙摆手,示意孙琼坐下来,解释道:“之前盐贵,是因为贩卖者为各大盐商,不得越场支盐,不得越界侵销,而盐商多数囤盐,以控制盐价,再以私盐代替官盐贩卖,从而获得巨利,盐本身并不贵。”

    这是朝廷经过多方考察而得出来的结论,当然,这其中还有运输的人力物力问题,但是只要靠海的区域,盐本身就不应该是稀罕物。

    简单来说,之前的朝廷和盐商,都不由自主的达成了垄断默契。

    现在,朝廷要撬开商销模式,拥有完整产业链的朝廷,自然可以直接售卖低价盐。

    更何况,二十文的价格,已经很高了。

    大明每年产盐上亿斤盐,拥有这样的产量,薄利多销也不是不行。

    至于会打击到盐商,那又不是什么大事。

    改官卖成商卖,灶丁的生活就会改善。

    万历时期所实施的纲法,便是民制、商收、商卖、商运、商销,就结果而言,虽然消耗了堆积的盐引,但和灶丁还是没有丝毫关系。

    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私有化只会让商人变本加厉。

    而现在,朝廷要来当商人的对手,首先便是打下食盐的价格。

    商人会囤积,朝廷自然可以放量。

    朝廷的目光不会去看那些盐商,毕竟真正需要帮助的,是海岸线上不计其数的灶丁。

    这些人才是朝廷帮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