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01章 拉拢勋贵

    “臣等见过陛下!”

    乾清宫暖阁之内,几个有头有脸的勋贵们基本都在这里了。

    “诸位免礼,看座,奉茶。”

    朱由校笑着说了一句。

    “谢陛下!”

    众人道谢之后,发现暖阁里已经准备好的座位,甚至都不需要谦让,谁坐在哪里,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

    坐在c位的当然就是英国公张维贤,旁边是成国公朱纯臣,还有定国公徐希,再往一旁是一帮的侯爷们,为首的自然就是泰宁侯陈良弼。

    待太监宫女们上完茶之后,朱由校挥了挥手,魏朝立刻退了出去,连带着服侍的太监、宫女们也都退了出去。

    “你们的先祖都是随着成祖靖难的功臣,说起来也都是我的长辈。”

    “今天这乾清宫内没有外人,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

    “万历四十五年,我还是皇太孙的时候跟泰宁侯聊过,我很高兴,这几年你们确实做出了一些改变。”

    “不管是把家人送到京营,还是平时的夏操、冬操,都比以前做的要好。”

    “不过在我看来,还不够。”

    “你们是大明的勋贵和外面那些文臣们不一样,就好比是合伙做生意,我们皇家是大股东,你们就是小股东。”

    “外面那些文臣,只是咱们请的掌柜的。”

    “之前我跟泰宁侯说过,若是有一天,我大明亡了,那些文臣们转头就可以效忠新王朝,继续作者自己的官。”

    “可是你们呢?即便是你们效忠新王朝,你们还能像现在这样继续当着公爵、侯爵、伯爵,世袭罔替世代享受荣华富贵么?”

    “我也知道,你们也不像这样,说起来当年英宗北狩直接让勋贵们丢掉了话语权。”

    “可这不是主要原因,京营七十二卫,按说起码得有五十万人,现在能拉出去打仗的能有多少?”

    “但凡你们平日里多用心,当年庚戌事变至于被蒙古几万人围着北京城?”

    “还有南方,依旧是嘉靖年间,区区七十倭寇就能跑到南京城下耀武扬威。”

    “自从嘉靖年间到现在,不管是南方打倭寇,北方抵御蒙古。到万历三大征,机会不是没有,可你们一个都没有抓住。”

    “反倒是戚继光、俞大猷、胡宗宪、李成梁、李如松他们出尽了风头,现在朝廷能指望的武将还是刘綎这种六十多岁的老将。”

    “论家学,刘綎怎么跟你们比,你们先祖哪个不是尸山血海拼杀出来的。”

    “当年英国公张辅历经四朝,一战灭安南,是我大明唯一一个拥有灭国战绩的武将。”

    “如果现在坐在这里的不是你们,而是你们的先祖,我还用担心东北的女真,北方的蒙古?”

    “给他们三年的时间,即便是从来没摸过兵器的人,恐怕他们也能带着这些人灭掉女真,打垮蒙古。”

    “仔细想想,你们真的不如先祖么?”

    “他们不是三头六臂,也不是天生神力勇武过人,靠的就是在战场上一点点拼杀出来的经验。”

    “民间有句俗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当年不仅仅是你们的先祖,成祖也是被建文逼到了不得不靖难的地步。”

    “生死之际,他们才会如此快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