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41章 杀鸡儆猴

    朱由校让司礼监在奏折里训斥了几个言官之后,再次明发上谕,此次上奏就事论事,凡有再违背者严惩不贷!

    他不发这个上谕还好,一发上谕,便有人来了精神。

    后事很多人都说明朝大臣有骨气,喜欢顶皇帝,甚至在奏折里骂皇帝。

    其实他们也是看人下菜,遇到嘉靖这样的,一狠心打死几个,他们就老实了。

    也就是欺负万历皇帝这种,从小被张居正儒家正统教育,最后被文官欺负的躲在后宫不上朝。

    就算被气急了,也就是打廷杖,可官员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反正你不可能杀了我,挨打虽然很痛,可名声闯出去了。

    至于罢官之类,只要有了好名声,重新启用也是正常的事情。

    就像崇祯后期拿不出银子当军饷,找文官们借,文官们一个个都表示自己两袖清风,没有银子。

    结果李自成来了,可不管你清官不清官,不给银子就打,结果从京城捞了几千万两。

    那个时候不见他们有骨气了。

    当然不是说文官们就真的都没有骨气,不少人还是很有气节的,比如孙承宗,全家战死,也不投降后金。

    可更多的是,李自成进京之后,投降李自成,满清进京,摇身一变成了大清顺臣。

    更不用说还有什么头皮痒,水太凉。

    说白了,他们就是欺软怕硬,一群贱皮子。

    受到后世很多无良营销号的影响,很多人一提起朱由校就是文盲,木匠,废物,被女人和太监玩弄于鼓掌之中的小屁孩。

    朱由校喜欢做木匠活是真的,可要说他是文盲、废物,那就大错特错了。

    刚登记不久的朱由校,只是提拔了魏忠贤,并没有特别的重用他。

    可随着那些文官们因为辽沈陷落,互相扯皮、攻讦,三令五申没有效果。

    失去了耐心的朱由校,终于祭出了魏忠贤这条疯狗。

    诚然,朱由校有些过于信任魏忠贤,可面对当时的情况,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说句不好听,他就仿佛是一个面对吵吵嚷嚷个不停教室的老师。

    任他在讲台上大声喊着,大家不要说话,可是根本没有人理他。

    这个时候老师只有重拳出击,把跳的最欢的几个狠狠的收拾一顿,才能杀鸡儆猴。

    看着越来越多互相攻击的奏折,朱由校动手了。

    当然他不会把这些人打一顿,或者罚俸之类。

    这些只会让他们跳的更欢,朱由校下旨将这些言官们送到台湾当官去。

    此时可能只有几万人的台湾,被朱由校划成四个府,八个县,将跳的最欢的几个言官,送到那里当知府、县令。

    凡是胆敢借故不去的,不但罢职免官,还要夺去身上的功名,此后三代不得参加科举!

    收到圣旨之后,这些言官们才发现,这个皇帝不好惹,他这是杀人不用刀啊。

    现在台湾别说像样的城池了,只怕是村镇也不多,去了台湾等于是开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