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62章 抵达山东

    “此次朕决定让魏忠贤带一万武腾四卫随你一起前往山东,为的是锻炼这一万将士。”

    “魏忠贤只是监军,没有统兵权,也没有调兵权。”

    “仗该如何他,只要你跟将领们商议之后,便可以做主,无须询问他的意见,若是他敢胡乱干涉,你及时派人统治朕,朕决不轻饶!”

    为了防止魏忠贤说一套做一套,朱由校又把张维贤叫到了宫中。

    “有陛下这句话,臣心中便有数了。”

    张维贤已经知道了魏忠贤做监军的事情,正想着皇帝是什么意思,现在听到朱由校这番话,便放下心来。

    “你能明白最好,此次作战速度要快,很快就要秋收、耕种了,千万不要耽误了农时!”

    眼下已经是八月,玉米该收了,收完玉米之后,该种小麦,收瑞薯,若是仗拖得太久,会耽误农时。

    “陛下放心,臣一定尽快结束战斗。”

    张维贤点头回答。

    “当然,这也要看具体情况,也不能不顾当地的情况,盲目的出击。”

    朱由校交待完之后,又怕他急于求战,又补充了一句。

    “臣明白!”

    张维贤也知道朱由校的矛盾心里,当下点头说道。

    八月初九,张维贤率领两万京营、一万武襄四卫,共计三万兵马,开往山东。

    这比起之前朱由校说的三万人,又多出了一万人。

    虽然有京杭大运河,可数万兵马的调动,也难以通过运河,上千里路,便是一天行军几十里,起码也得半个月能到,他们的速度甚至比不上满桂。

    头一天,八月初八满桂便辽东铁卫七千余人,骑马赶到营口,随即乘坐海商的海船,登船到胶州,接着前往兖州。

    至于杨肇基,八月初六得到圣旨之后,第二天便从大同出发,他率领五千人一人双马,赶赴山东。

    沿途各地都接到了圣旨,准备好粮草接应。

    除了这三路军之外,河南临近山东地方的卫所也都被调动起来。

    南直隶也是如此。

    这些兵马还没有到山东,朱由校又收到山东传来滕县、峄县、巨野、等地被攻占的消息。

    和历史上徐鸿儒主攻运河沿线不同的是,这个位面的徐鸿儒居然向东进攻沂州卫,从而进攻胶州。

    胶州自从有了市舶司之后,发展的十分迅速,当地出现了不少纺织工场,商贾也不少。

    徐鸿儒的想法其实也简单,若真是战事不利,可以利用胶州的财富继续扩充队伍。

    何况山东半岛多丘陵,到时候官兵想要围剿也不容易。

    按照惯例,原本八月十五应该赐宴的。

    可这个时候朱由校哪里有心思赐宴,和太后王氏,后宫的一些嫔妃,弟弟、妹妹们,吃了个晚饭,中秋节就算是过去了。

    俗话说祸不单行,接下来几天朱由校收到了几份奏报。

    八月十五于弘志在武邑和景州交界的白家屯起义,泽县的康傅夫、河南汝宁府固始县李恩贤也在同一天起义!

    好在当地的县城都有卫所兵驻守,没有让他们攻占城池。

    说来也巧,八月十五张维贤率领的大军抵达德州。

    德州距离白家屯也就七十多里,收到于弘志起义的消息,张维贤便命陈延祚率领一个卫京营前往围剿。

    万历四十五年,才十六岁的陈延祚,今年已经是一位二十岁的青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