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2章 徐光启的小心思

    “这个确实挺好的,只是,徐师傅为什么不用拉丁字母,而是要重新自己设计一套呢?”

    朱由校看着这鬼画符,甚至有些和日本字很像的注音符号,只觉得头大。

    “臣之前也想着完全采用拉丁字母,只是臣怕真用了拉丁字母,会被士林抵触,到时候没办法推广。”

    徐光启其实也觉得这样有些别扭,可是没有办法,为了推广不能得罪太多人。

    “说的也是,徐师傅这么短时间能出这些符号也不容易。”

    朱由校只是按照前世的习惯,觉得看不惯,不过想想实际的困难,也能理解徐光启为什么这么选择。

    “这只是臣自己的想法,至于能不能推行,臣也不知道。”

    徐光启为官多年,深知有些事情不是于国于民有利就推行下去的。

    “现在当然不好推行,没有我之前说的字典,这种符号意义不大。”

    给汉字注音,没有字典,注音的意义何在?只为了孩童启蒙阶段认识字快一些么?

    在现在这个社会想推广全民教育不可能,只能是尽可能的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

    “万事开头难,殿下既然有这个想法,臣没事的时候会好好想想字典如何编纂,以防以后真要编纂的时候,再重新考虑。”

    徐光启当然知道推广新鲜事物并不容易,这些年他一直在努力推广的高产作物,收效当然不能说没有,可是真的不是很大。

    这其中固然有百姓不太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缘故,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现在天下的土地绝大多数并不掌握在老百姓自己手里。

    绝大多数的农民都是佃农,地理种什么庄稼并不是他们说的算。

    像朱由校这样愿意拿出一些土地来实验新鲜作物的并不多见,更不用说真想大面积推广,种子的数量也是不够的。

    “是啊,万事开头难,不过只要去做,总有能做成的一天,不说这些了,徐师傅,咱们今天学什么?”

    朱由校点了点头,不光是给汉字注音,还是推广高产粮食作物都不容易。

    当然对于粮食,朱由校也有了一些打算,既然大明现在小冰河期,粮食种植不容易,大不了到时候从国外进口。

    西班牙、葡萄牙还有英法,现在都开始在美洲殖民,很多商人到大明贸易带着一些西方的钟表之类小玩意,还有大量的白银,直接来购买大明的茶叶、丝绸、瓷器。

    若是大明愿意收粮食,他们肯定也是愿意拿粮食来换的。

    “之前殿下说,对泰西之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若是不学也不知道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

    “殿下可有兴趣学习泰西最重要的巨作,圣经?”

    徐光启说罢,抬起头来看着朱由校。

    其实他是有小心思的,如果朱由校能够学习圣经,那么就有可能信奉天主教,对于天主教在大明的传播还是很有好处的。

    “圣经?是佛经的那种经,还是诗经那种经?”

    朱由校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佛经的那种经。”

    这个时候当然得说实话。

    “听听倒也无妨,徐师傅开始讲吧。”

    朱由校好像明白了徐光启的想法,便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