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11章 画风不同的军器局

    三天之后,宋应星来到了工部。

    “你就是宋长庚?”

    宋应星到了工部,被人带到了一位看起来只比他大了四五岁的官员面前。

    “下官正是宋应星。”

    看着眼前这人身穿五品的官袍,自己还只是一个正七品的官员,宋应星心中感慨一句,同人不同命,紧接着收拾了一下心情,见礼道。

    “你可愿意来我军器局?”

    那人也不废话,直接开口问道。

    “据下官所知,工部军器局大使不过是正九品,大人这是……”

    听到那人说去军器局,宋应星微微一愣。

    “瞧我这脑袋,现在应该叫工部军器清吏司,本官听闻你对一些迂腐酸儒嗤之以鼻的奇技yín巧有兴趣,恰巧咱们军器局就是干这个的,怎么样,来我军器局?”

    那人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接着又问道。

    “大人抬爱,下官怎敢不从。”

    宋应星觉得这人有些神神叨叨的,不过听了他说的奇技yín巧瞬间来了兴趣。

    自从治学之后,他对于理学二程、周敦颐、朱熹及张载这宋代四大家中,独推张载的关学。

    张载也有很多人不知道,不过他有四局名言,人称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与一般理学的学派不同,关学强调“通经致用”,十分重视《礼》学,注重研究法律、兵法、天文、医学等各方面的实际问题。

    “那成,你就跟我走吧!”

    那人见他同意,起身就要往外走。

    “还未请教大人贵姓。”

    宋应星没想到他居然如此风风火火,连忙开口问道。

    “哦,本官孙元化。”

    那人淡淡的回答了一声。

    宋应星这才知道,这人是谁。

    三十二岁中举,之后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被徐光启推荐到陕西为官,而后被召入京,以举人的身份,短短六年完成了从一个从七品的官员,到正五品跃升的前辈。

    孙元化现在还是比较出名的,他的事迹激励了不少没能科举的人。

    “这里的书,你随便看。”

    跟着孙元化上了他的马车,孙元化就从马车里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同时还不忘对宋应星说道。

    宋应星随手拿起一本崭新的书,书名是《远西奇器图说》。

    这一看就入了迷,这本书主要叙述西方古代和文艺复兴时期静力学知识,包括地心说,重心及其求解,求水体积、浮体体积,比重,简单机械及其联合使用。

    “这本书写的怎么样?”

    宋应星正看着入迷,耳边传来一个声音,下意识的就回答了一句:“妙不可言!”

    “大人恕罪,下官失礼了。”

    随即反应过来,这才放下书,拱手告罪。

    “无妨,你看的这本书,是我在西安认识的王徵翻译的,咱们军器局除了研制火器之外,还研究其中一些机器。”

    “这里有很多志同道合之人,大家可以互相借鉴、学习,咱们下车吧。”

    孙元化不已为意的笑了笑,能看这本书,看的津津有味的人,说明是同道中人,一般的酸儒绝对看不下去。

    真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找到这么一个人才的。

    宋应星下了车,这才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之前王恭厂大火,陛下便下令,在京城外二十里,重新修建了两座小城,左边这个是军器作坊,右边的就是咱们军器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