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77章 孩子都在园守规矩、在家不守规矩?

    “认得呀,这是我的名字,萧、咏、兰!等9月开学了,我去幼儿园了,我的东西上都要有这三个字!奶奶之前陪我看识字卡片的时候,就教我认识过这三个字啦!”

    芝芝听妈妈说要继续练习,就请妈妈再次给写了一遍两个人的名字。她感叹地说:“妈妈,你这个字写得好像书上印刷的字一样!”

    “谢谢夸奖哈,我刚开始学时还没有你写得好,是写了成千上万遍才好一些的。”

    “那我也多多地练,就会越写越好了。”

    “说的特别对,就是这样,亲一个!”李欣为芝芝的积极主动感到特别高兴。

    “我也要我也要!”兰兰赶紧也凑了上来。

    于是,萧雨下班回来,就看到,四个卧室门所在的走廊里,母女三人正在那幅贴到了屋顶的墙面白板前,抱在一起亲过来亲过去。他也赶紧洗了手就冲过来:“我也要我也要!”

    李欣笑着白了一他一眼,但倒也没拒绝他。不过他这么没正形的结局是,晚上陪娃的任务就都是他的啦!萧雨嘴上还贫了两句,心里却在暗喜:现在两个孩子已完全习惯自己去做洗澡、刷牙、收拾衣物等睡前准备了,暑假期间兰兰又会去跟姐姐睡,自己就陪玩或陪读绘本,到洗漱时间就好了,哈哈!

    于是这天晚饭后,李欣就说还有稿子要写,先回了书房。她最近常在咨询工作记录做完后,将育儿思路梳理的写作成果继续丰富,并按方便阅读的新思路,逐步整理成了一个科普故事集,暂名《A宝成长奇遇记》。

    在《A宝成长奇遇记》的写作过程中,李欣开始产生了一些经过反复验证的总结,于是就尝试顺着现在流行的句式、形成更多“金句”,以利传播。但这样的表达方式转换,却并不容易。

    比如,李欣对于“如何让孩子爱吃饭”的核心总结,就是“首次试吃的食物都要观察孩子的消化反馈;将通过了孩子消化反馈的食物,在饭时提供给能独自坐稳的娃,然后吃不吃、吃多少都随娃,创造条件让孩子自己吃、能不喂食就不喂”,但这,要怎样才能变成更简短上口、容易传播的句子呢?

    在李欣正在为表达方式的转换而不停尝试的时候,她也收到了第二天的咨询预约:一对年轻夫妻,范先生和陆女士,儿子5岁。李欣反复确认过,这回的预约,是夫妻二人特意在二人出门度假的期间安排的,所以只有他们两位成年人。但是,因为孩子留在家里给老人家带了,所以这回就无法观察小朋友了。

    所约的时段是次日下午的2:00到4:00。李欣如约拨出了视频,对方秒接了,正在度假酒店的范先生和陆女士,出现在了镜头里。互打招呼、简单地互相认识后,陆女士就迫不及待地提出了她要咨询的问题:“小李老师啊,我儿子开学就幼儿园大班了,他在幼儿园就很守规矩,回到家就不守规矩了,各种搞破坏,这该怎么办呀?”

    正在观察镜头里的夫妇俩的李欣,留意到范先生神情稍有点不自然,似乎在为什么事儿而自责似的,于是她决定多听一听对方想说的,“我们的确有一些这方面的应对方法,但还是需要了解更多细节,才知道哪种适合您家的情况,可以请您举几个例子吗?宝爸范先生可不可以也举几个例子?”

    “唉,”陆女士并没有给宝爸说话的机会,自己着急地回应,“原本他是没有在家这么不守规矩的,尤其是幼儿园小班和中班期间,本来表现都不错的。所以要说举例子,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前段时间跟他爷爷待了半个暑假,就变得特别严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