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594章 消息惊天下4

    房俊斩杀武王的消息没有遮掩,李二也需要借此来提振信心,长安城中发生的事情已经让不少人心中出现阴霾。

    一国帝都,皇帝女婿,数次遭人刺杀,要是不能反击,谁还能安心,谁还敢为大唐做事,皇帝连自己的功臣女婿都保护不了,以后谁敢立功?

    要说李二之前没有想法,那现在就是想法万千了,杀一尊武王不算什么,但其代表的意义实在太过骇人。

    毕竟数百年来,还没有过记载有人杀过武王的,房俊这个消息来的太及时了,长安城多日的疑云将消散,恐怕大唐朝廷的威望还要再上一层楼。

    虽然杀武王的是房俊,不过任何功劳都有皇帝七分不是,房俊能斩杀武王,与皇帝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李二考虑的更多,爱字营的事情原本就被不少人诟病,要不是房俊数次遭人袭击,恐怕朝堂要吵翻天了。

    自古禁军都是护卫皇家的,准确说是护卫皇帝的,就算是亲王也不过是三百亲兵,而不是三百禁军,亲军和禁军是两个概念,亲军只是私兵,禁军是皇朝最强的军队。

    基本上是任何人都不能拥有的,一些大将军和上将军,也只有管辖权,没有调兵权,更不能带兵出去的权利。

    这一战之后,房俊就能名正言顺了,毕竟对方都出动武王了,作为功臣,让禁军去守卫也就能理解了。

    虽然不合礼法,不过合乎情理不是吗?

    皇帝做事也是要师出有名的,不然朝臣能喷死自己,别人就不用说了,魏征一人就够李二难受的了。

    李二离开,房府陷入热闹之中,房俊没有出事,还斩杀了武王,这可是大唐立国以来都没有的大事。

    “大郎,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阿耶,这件事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房遗直此时与房玄龄坐在书房,相比房家其他人,他们俩显然更为沉稳,考虑事情更加全面。

    “好处是我房家扬名,只要二弟有更多的表现,武将上的发展不是问题,坏处就是下一次圣教出手定然是雷霆一击,二弟的处境危险了。”

    房玄龄喝了一口茶,露出了几分满意之色。

    眉宇间还有几分担忧,房遗直说的没错,房俊此举的的确确好处和坏处都有,房家如今贵为左相之位,地位很高,但终究是文官。

    文官与武官还是很大不一样的,武官手里掌握兵权,很少被人诬陷,毕竟要是诬陷不成,反击就会非常可怕了。

    文官在这方面就差了很多,一旦出问题,基本上都没有自保的能力,皇帝要动文官也是轻轻松松的,不可能出现听调不听宣的情况。

    房家久居高位,又与长孙无忌有嫌隙,房玄龄活着,在朝堂倒是不会出问题,一旦老去,房家的情况就不妙了。

    这些年的杜家就是最好的诠释,杜如晦去了之后,杜家的地位在朝中是一泻千里,他的长子也没有撑得起杜家的门楣。

    如今二子杜荷在李承乾身边,跳的很是欢快,可一样没有多少人正眼看上一眼,以前房俊倒是会与之争斗一番,现在房俊都看不上这样的对手了。

    想要家族稳,军中要有本。

    “你二弟这一次本来是去沉寂一番的,毕竟如今是树大招风了,皇帝也有意压制一番,可如今看来,事情有些难办了,你二弟不断没有沉寂,反而还再次立大功了,杀一尊武王,这功劳不亚于打下十几座城。”

    房玄龄有时候也挺无奈的,儿子太差劲,他担忧儿子的未来,太厉害又怕被人针对,总之是要操碎心。

    “这种事谁能意料到?二弟估计也没有想到,骷髅殿竟然如此的疯狂,要知道一尊武王,那可是相当于小国底蕴了。”

    一尊武王来袭,不杀武王,武王就要杀你,恐怕时候房俊也很无奈吧?原本是去消停一下的,现在倒好,名望越来越大了。

    “那个臭小子,估计是有意的,他前往雍奴,那地方与蛮夷很近,要是不展现自己的武功,恐怕会闹出乱子。”

    “阿耶这话有道理,就是太激进了,就不是那要立威,也不能用武王啊!到时候原本不想动手的蛮夷。恐怕都会找机会动手了。”

    能杀武王,这种人在雍奴,估计会有很多人吃不下睡不好了,没有哪个势力希望大唐强盛起来,大唐越是强盛,他们就越是危险的。

    帝王都是有野心的,自然都是希望自己在位的时候开疆拓土,最好是万世留名。

    很多人都知道李二是有这样的想法的,只是以前没有那样的实力,现在房俊的出现让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

    “最近城中感谢二弟的人越来越多,格物的好处也体现出来了,周围番邦不可能不知道的,二弟又杀了武王,估计周围番邦已经不是惊恐,而是惊惧了。”

    “这件事变得复杂了,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就是番邦蛮夷不敢轻易南下了,对他这一次的目的很有利。”

    别人不知道房俊这一次的目的,房玄龄隐隐约约猜到了。

    雍奴苦寒之地,一直都被蛮夷视为后花园,人口一直上不了,驻守起来也尤为鸡肋,尤其是在大唐不缺马匹的时候,整个幽州都显得有些鸡肋。

    驻守的成本实在太高,粮食产出又不能大量养人养兵,需要从外面不断的调兵调粮进来,让驻守成本翻倍。

    当然要是后面的北宋,这地方就比较重要了,此时的大唐坐拥西北各地,而且与北方蛮夷大战,每每弄得大量战马,自然显示不出此地的重要性。

    可以说幽州和燕云之地都有一个共同的弊端,那就是粮食生产的太少,没有办法大量驻军,又离北方蛮夷太近,不是被劫掠,就是在被劫掠的路上。

    想要解决,房玄龄只能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提高这里的粮食产量,让更多人愿意在幽州安家,如此一来就能驻军,才有安全可言。

    汉朝打下西域诸国,唐朝也打下西域,可为什么最后都没有守住,宋朝彻底失去西域,明朝也未曾收回,反而清朝做到了。

    要说这里面的原因,最大的不是别的,就是人口,无论是汉朝还是唐朝,都没有大肆迁移人口过去,都只是派出了军队。

    两朝的军队都盛极一时,无人能匹敌,最后都失败了,这就说明不是军队不够强大,而是军队没有根基,没有百姓的支撑,军队再能打,浑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

    “阿耶说的是发展农耕?可就算是这样,是不是太冒险了?”

    房遗直也想到了房俊的想法,只是这样做是不是太危险了,一旦蛮夷感受到危险,那些人是不会顾忌什么的。

    “时间上来不及了,人的一生不过是短短几十年,想要做成这件事,更是需要百年以上,你二弟哪有这样的时间?”

    房玄龄深吸一口气,房俊现在的做法的的确确有些激进,但却是没有办法的,粟米在华夏多少年了,但现在依旧没有办法提高产量,更没有办法适应寒冷。

    房俊想要做这件事,那就需要大量时间,格物不是神术,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更为合理的东西。

    粮食不是木板,拼接一番总会有东西的,最不济能做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