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45章 都在找

    四个年轻人再次挤进驾驶厢,绿铁皮空间里充斥的笑声驱散了这一天里不同人心中的疲倦、怅惘、伤心和怨愤。

    回去的路上经过一个叫沙湾的小镇,白杨连忙叫嚷着停车,她要在这里吃辣子炒鸡。

    1987年,这个荒漠中的小镇还没几个人知道,除了来往的长途司机。二十年后小镇名声大振,正宗的大盘鸡就是从这里流行开的,随后风靡大江南北。

    沙湾大盘鸡,又名辣子炒鸡,是塞北地区沙湾的特色美食。它用料粗狂豪放,把鸡块和土豆块、干辣子皮炒炖熟,出锅之前撒上当地产的新鲜青红椒,最后与皮带面搭配起来吃。一大盘吃食油香味浓、色彩鲜艳,爽滑麻辣的鸡肉和软糯甜润的土豆,辣中有香、粗中带细,是犒劳五脏庙的佳品。

    白杨对这大盘鸡一直耿耿于怀,因为前世的他在塞北时压根没听说过,直到工作后许多人都他向打听正宗的塞北大盘鸡应该怎么做时,他完全懵逼不知所云。

    后来才知道大盘鸡其实是默默无闻的公路边小饭馆的江湖菜,是那些南来北往的长途司机吃出来的开胃美食。彼时,塞北路况非常不好,到乌市的车辆必须经过沙湾,经过沙湾时司机们大多已饥肠辘辘。于是,县城内路两边就有了不少专为过往司机开的小饭馆。据传是一位四川师傅首先用刺激开胃的干辣椒和青辣椒与鸡肉同炒,做出了当地特色的辣子鸡,结果深受欢迎,后来这道菜才慢慢演变成了如今的大盘鸡。

    为弥补上一世的遗憾,白杨吵吵着一定要在这里解决大家的晚饭,当然她请客。

    四人也不客气放开了肚皮,在露天的小木桌上,吹着马路边的小风大快朵颐,十指留香,满腹流油,鸡的味道实在太好,是前世吃不到的真正土鸡。酒足饭饱后白杨央求着老板又买了三只杀好的鸡才兴味盎然的离开。

    回到图市已经到夜里十一点了,晚是晚了点,但进入6月份之后塞北白天就变得很长,这里与燕京时间有三个小时的时差,晚上十点才能见到太阳落山。临分手了白杨给了玲玲和王富一人一只鸡,四人的乌市大甩卖终于落幕。

    -------------------------------------

    把家人的礼物全部拿出来,一晚上全家都没睡好。

    刘雪琴怕天热鸡放不住,只好连夜拾掇。不放心的又拔了一遍毛,再焯水,接着又炒又炖的折腾到半夜才躺下。

    他大姨给白建峰拿来的大前门白杨当场没收了,直到两瓶伊力特摆上桌后白建峰才由怒转喜,就着一包榨菜丝“滋滋”起来,等到鸡肉出锅正好续上;

    白晓光趁人不注意先塞了两块大白兔,然后兴奋的抱着自己的小闹钟瞎折腾,结果那小屋接下来没消停过,隔十分钟就传出一阵闹铃声,搞得白晓亮也不胜其烦睡不踏实;

    既然睡不安稳,白晓亮就摆弄起那台三洋录音机来,磁带虽然没有,但是收音机调整频率的滑钮被他来回反复拨弄着玩,每收到一个频道都是兴味大涨,听不懂的外语频道都接收到了,兴奋地什么似的;

    白杨呢,她在自己小房间数钱数的手抽筋。一包的毛票,一毛、五毛、一块、五块的都是零钱,她一直点到半夜,数了两遍才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