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44章 朱标:天下是百姓的

    两个月的时间,过得很快,几个沿海地区的市舶司在紧锣密鼓的修缮中,已经修缮完毕,甚至是一些不在朝廷规划中的沿海地区也自发的修建起码头。

    民间,以商为荣的气息正大肆蔓延,上下一片和谐,欣欣向荣之态。

    至于唐胜宗,在这段时间召集兵马,点齐士兵,浩浩汤汤的出海,远征倭国。

    东宫太子府。

    刘伯温一身官服,从容的走向朱标的书房。

    “微臣见过太子殿下。”

    朱标斜躺在椅子上,嘴里叼着根染了朱砂的毛笔,眉头微微皱起。

    听见刘伯温的声音,立刻端正坐姿,将手中的奏折递过去。

    “这是礼部递上来的折子,说是一年一度的恩科就要开考,规矩是否有所变化。”

    刘伯温恭恭敬敬的接过折子,认真的看起来。

    须臾,合上折子的他略有疑惑的看来:“礼部提的恩科,是朝廷大事,可如今民间风气与去年大相径庭,朝廷也有所变化,若一成不变,似也不大好。”

    朱标:“去年用的,还不是白话,如今的文人墨客和百姓交流也没之前那么大的壁垒,文字等,也在朝着简单化走。”

    “虽说这朝廷与民间区别很大,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意实则重中之重。”

    “如今百姓生活逐步走向富裕,大家所需求的,也就不再只是温饱,而是精神上的满足。”

    “如此一分析,恩科走向白话阶段便是民心所向了,刘爱卿,不知你意下如何?”

    刘伯温认真的听着朱标的分析。

    待他说完后,欣喜且崇拜的对朱标拱手:“太子殿下此举为国为民,实乃国之大幸!”

    “恩科一举,本就是为了平民百姓能够有入朝为官的机会,一来,防止世家子弟的垄断,除掉妨碍国体的毒瘤,二来,来于民,想于民,更有助于发展,现如今推行白话百姓得到了利益,恩科自然也需时移世易。”

    朱标:“我正是这个意思。”

    刘伯温:“那,太子殿下准备在几月份推行恩科考试呢?”

    朱标对刘伯温做了个请的姿势:“刘大人意下如何。”

    “以往,小试在五月,乡试则在八月,会试和殿试则在来年的二月和三月,微臣以为,这时间,不改变得好。”

    朱标若有所思的颔首。

    广大学子寒窗多年,为的就是等这三年一次的恩科,先前做了诸多准备,若是临时恩科时间改变,一定会对一部分的学子造成困扰,如此一来,便是不变最好。

    片刻后,朱标定下:“那就不变。”

    朱标请刘伯温过府就为此事。

    如今商议好,他也就告退了。

    朱标将恩科旨意颁布了下去。

    在朱标颁布了圣旨后,朱元璋才知道此事。

    竟不经过他的同意就颁布恩科圣旨,朱标好大的胆子!

    朱元璋立刻传旨,把朱标召至御书房。

    朱标一进御书房,就迎来朱元璋的大声呵斥:“朱标你好大的胆子,恩科一事,事关国体,不同朕商量就擅自做主,还将圣旨颁布出去,你把朕的面子置于何处!”

    朱标略有轻蔑的扫了眼朱元璋:“是你的面子大,还是江山社稷更重要?”

    朱元璋:……

    “哼!这天下是朕的还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