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407章 来的真巧

    一听到阳奉阴违这几个字,刘伯温的面色就难看到极点。

    他重重的拍了下大腿站起来:“绝不可能。”

    夏元吉和钱塘都愣了下,随即面色更阴沉了。

    夏元吉满满的无奈:“我说刘老啊,你都多大的年纪了,能不能别这般倔强?”

    钱塘也劝他:“你的心,我们都知道,可皇上未必知道。再者,皇上那暴脾气,怎容你解释?”

    语重心长的夏元吉长长的叹息:“刘大人你是知道的,前尘种种,皆是因为太子殿下替您承担了皇上的怒火,您才能安然无恙的。”

    “是啊。您可千万别再犟了,好歹为了家人考虑一下。若是日后还有回旋的余地呢?”

    刘伯温冷冰冰的看着二人:“这,仅是你们二人的想法。人各有志,我不会怪你们,也当你们今日不曾来过。”

    这……

    夏元吉扭过头看钱塘。

    此刻的钱塘也只剩下无奈苦笑。

    罢了罢了。说不通的人又何必因此而为难自己呢?

    翌日早朝。

    大臣们肉眼可见的朱元璋的面色更难看了不少。

    夹杂在其中的沧桑更是不言而喻。

    大部分大臣都规矩的什么也不说。

    朱元璋在看到大臣们并未有提出意见后,松了一口气,大手一挥,宣布退朝。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户部一个小小的官员站了出来。

    “臣有事启奏。”

    朱元璋抬手,让他说。

    “微臣觉得,如今朝局还算稳定,可百姓对太子殿下的升天到底是有意见的,再加上太子殿下也并未……难免诸多猜疑,不如发殡……”

    刚说到这里,朱元璋就激动的站了起来。

    “你住口!”

    小官愣了下,没有继续说下去。

    朱元璋:“咱说过了,一日没找到朱标的尸体,咱就一日不会相信!发殡一事,自然是无限拖延。”

    他犀利的眼神扫过殿内的所有大臣。

    那阴冷的眼神带着某种压力。

    多数的官员都害怕了起来。

    毕竟他们都是知道朱元璋的厉害。

    然而,那位官员却不知道。

    转了一个想法后,继续往下说。

    “既然皇上始终认为太子殿下没有死,那就不发殡了,可百姓还需要安抚,微臣提议,重新册立太子。”

    朱标还未过头七,就要重新册立太子。

    果然啊,是有人按捺不住了。

    朱元璋阴恻恻的勾唇:“行啊,看来朝中有这种想法的大臣不在少数。孤也着实是无能去探究此事究竟因何而来,但你……午时处斩,带下去!”

    此话一出,朝臣倒吸一口冷气。

    这相当严重了。

    看来短时日内,这话题决不能提。

    在略微思量了片刻的刘伯温准备站出来。

    可却在站出来的那瞬间,被朱棣抢先了一步。

    刘伯温不得不先回去,等朱棣说完了自己再说。

    “启禀父皇,儿臣觉得,此事不必这般严格。朝局动荡,对大明来说并不是好事。各自的角度位置不同,想法自然是有所分歧的,若是因此斩杀朝廷命官,对朝局来说并非好事,其次在百姓眼中也不太好,不如先将此事压下,不议就是。”

    朱元璋冷笑一声:“怎么?是觉得咱连杀一个朝廷命官的权利都没了?”

    他犀利的视线扫着在场的每一个大臣。

    那阴冷的感觉,使得大家心中都不好过。

    “咱就是要告诉你们,咱不爱听的,决不能说!否则,就别怪咱不客气了!”

    “来人啊,给他带下去,午时处斩之前,再打三十大板!”

    “嘶”

    大臣们面色黑沉,心中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