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33章 百姓迁移计划 免税三年

    待到百姓们散去之后,秦军麾下的文官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

    李逸辰之前召唤出来的寇准以及陈宫,都被其投放了出来,这两人寇准自不必说,陈宫也有不俗的内政能力,正好解了秦军目前的燃眉之急。

    李逸辰与麾下秦军文官们经过长达三日的商讨,终于制定出一个复兴犁州的计划。

    如今的犁州在鞑靼大军入侵之后,满目疮痍,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时间来恢复。

    其中受灾最严重的浑山府,更是了无生机,方圆百里都见不到一个活人。

    复兴犁州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将犁山府以及漠州的部分人口,向浑山府以及羽谷府两地迁移,特别是女子,若是愿意嫁到这两府之地,只要诞下子嗣,就能够获得秦军下发的专项基金奖励,每生一个孩子,犁州刺史府都会奖励五十两现银,此次从鞑靼救回的百姓们,大多数都是壮年男子。

    只要能够吸引来足够的女子,就能与他们重组家庭,重新开始生活,发展地方,人口是重中之重,其次只要来两府之地经商的商人们,都会减免两成商税。

    要知道在秦军治下,商税达到三成,减免两成对于大的商行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些小商人来说,这可是不小的诱惑。

    并且秦军在整个犁州开始推广系统优化版高粱的种植,如今的漠州经过半年时间的高粱种植,已经彻底摆脱了缺粮的尴尬境地。

    甚至产出的高粱米已经足够百姓们生存,并且轻松供给秦军部队所需的粮食,此次犁州灾民们的赈灾粮食,其中有七成就是从漠州运来的。

    浑山,以及羽谷两地的百姓们,未来三年内不再征缴各类苛杂农税,如此一来农户们生存压力大减。

    从鞑靼营救回来的百姓们,其中三成留在安西关城安置,未来的安西关城依旧是北庭与西域各国通商的交通枢纽,在这里讨生活并不难。

    而其他的百姓们分别被安置到羽谷,浑山两府之地,许多百姓们原籍就在那里,如今能够回归家乡,自然是激动不已。

    转眼就是两个月时间过去了,这两个月时间内,秦军没有在发生任何的战事,李逸辰也留在犁州,一心帮着麾下文臣们一起,治理内政,发展民生。

    如今的安西关城内,早已不像当初没有一丝生气,百姓们都各自忙碌,很多人在城内开始摆起了摊位,售卖一些生活必须物品。

    大量的商铺也被外来的商人们租赁,整个安西关城总算是恢复了几分生气。

    三日后,就是秦军开关,重新打通北庭与西域贸易通道的日子,无数西北三州乃至于北庭其他州府的商人们,早早就带着各种货物来到了安西关城。

    要知道,安西关城这条贸易之路,是北庭最为重要的商道之一,西域缺盐,缺布匹绸缎以及各种瓷器和粮食,但牛羊马匹资源确实十分的丰厚,许多商人们将西域所缺的货品贩卖进西域诸国,获得西域的特色商品,再贩售回北庭,从中获取大量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