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38章 临头(2)

    太皇太后显然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所以她这时看的很开,尽量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刻安排好身后之事,就是她最大的心愿。

    当然,太皇太后所想的身后之事,就是尽可能为蒙古和科尔沁铺路,为了太后的日后生活做考量。

    顺着秀宁递过来的汤匙将苦涩的药汁喝进嘴里,太皇太后忍不住思绪飘远。

    秀宁一直在偷偷关注太皇太后,见其这个模样,自己心里还有些佩服。

    哇偶,这汤药可苦的很,一般来说,秀宁可受不了这种一勺一勺的喂,看着不错实则人遭罪的很。

    但太皇太后却能能面不改色,是个狠人啊。

    “璟贵妃,宁楚格该有十八了吧。”

    秀宁回神,嗯的一声点了点头,“这孩子今年刚满十八。”

    太皇太后神色淡淡,“有关宁楚格的婚事不能拖了。”

    宁楚格这个年岁,额驸人选早就已经定下。

    太皇太后口中说的不能拖,是想要宁楚格尽快嫁人的意思。

    秀宁听了话,心里嘀咕太皇太后是知道自己熬不住,不想宁楚格为其守孝三年,按原定时间嫁人?

    不等秀宁开口,太皇太后继续,“哀家的身子,怕是撑不过今年,宁楚格的婚事本就定在明年九月,倒不必特意为了哀家多留后宫三年。

    女子的年岁拖的越大,弊大于利。”

    将话直接说开,太皇太后伸手接过秀宁手中的汤碗。

    汤药中的汤药已经少去大半,太皇太后只低头喝了两口便让汤药见底。

    “璟贵妃,你意下如何?”

    秀宁:……

    秀宁意下如何?太皇太后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秀宁就是心里不爽,也不可能直接说出来。

    何况秀宁还挺赞成太皇太后的意思,女子婚嫁一事,拖的越久,弊大于利。

    虽然说康熙出于对女儿们的安全和身体考虑,都会将她们留到十八九岁才会和亲嫁人,甚至有的还拖到二十岁,不能再拖时成亲。

    不能说康熙考虑的不对,但在秀宁这方看来,既然已经选择让女儿做出牺牲,那就不用假惺惺的多留几年,有什么用?治标不治本,到头来公主们说不得更不想嫁,心里落差之大在蒙古也极难生活,倒不如按正常时间走,什么时候就干什么事。

    “太皇太后说的极是,臣妾没有意见。”

    秀宁微低着头,回答完太皇太后的话后不忘将对方手里空置的汤碗接过来。

    太皇太后闻言,一脸淡然地看着秀宁举动,嘴边轻笑一声,“是哀家多想了。”

    本以为璟贵妃的话是在敷衍她,不想竟是真的。

    虽说宁楚格注定嫁去蒙古,但按照后宫某些妃嫔的慈母之心,肯定是想留得越久越好,倒是璟贵妃总喜欢反其道而行之。

    这就是能当上后宫第一人的能力吧,眼界和心思都不小。

    若是当年,蒙古或者科尔沁能出这样一位后人,福林也不会与她闹掰,最后皇位全都便宜了流有满人血脉的小阿哥。

    不自觉地眯了眯眼睛,太皇太后伸手拍了拍秀宁手背,“你是懂规矩的,放心,哀家定不会亏待宁楚格。”

    不亏待宁楚格?怎么个不亏待?

    秀宁心里嘀咕,嘴上没说什么,只羞涩地点头笑了笑。

    她在太皇太后跟前到底是小辈,有些话不能说的太过,反正如今距太皇太后薨逝还有几个月,她可以看一看太皇太后的不亏待指的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