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504章 可惜没有如果

    秦星瀚死后,秦家名义上虽然还在燕京四大家族之列,其实早已沦落为二流家族了。

    这种颓势是无法挽回的。

    这也是高层限制传统世家子弟入局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

    每一个成功的政策的推出,都有其历史背景。

    周武王建立西周后,为了对征服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就沿袭前代的办法,把若干土地及土地上的奴隶和平民分封给诸侯,分封制应运而生。

    分封制是西周的长久国策,周公旦在东征平叛后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分封,西周统治者这样做,就是希望通过受封的宗亲功臣等奴隶主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作为中央的政治和军事屏障,拱卫周王室。

    另外要注意的是,由于分封制也是一种分级立宗制,所以除周天子外,奴隶主统治集团内部的诸侯和卿大夫还要进行层层分封,士族由于拥有的采邑太小就不再分封。

    一方面,统治者通过分封制,强化了中央控制地方的能力,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及全国的交通网络,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奴隶制强国。

    另一方面,由于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随着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室衰微,分封制受到破坏并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说明了此时的分封制已经不适应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

    所以,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便废除了分封制,采用了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后来,项羽为了对抗秦王朝,便分封了十八路诸侯,重新捡起了分封制。

    西汉建立之后,刘邦采用了‘郡国并行制’,让功勋武将集团与外戚形成制衡,达到了中央集权的目的。

    狡兔死,走狗烹,刘邦加害了所有功臣之后,外戚权力还是威胁皇权,最后逐步发展为七国之乱。

    汉武帝时期,主父偃提出了推恩令。

    推恩令是历史上最着名的阳谋之一。

    各诸侯明知实行推恩令会分化他们的实力,却又无能为力。

    推恩令规定诸侯王可以把封地分封给所有子弟,这样,一个诸侯国就分化成若干个小诸侯国,小诸侯国再继续分封,要不了几代人,就能把这些诸侯国对皇权的威胁逐步消除。

    高层为了限制燕京各大传统家族,硬性规定各大家族子弟,从第二代开始,最高只能达到省部级。

    这一规定导致的最直观效果,就是秦家现在的状态,一旦秦星瀚不在了,就等于秦家垮掉了半边天。

    正是有了秦家的前车之鉴,这些传统家族才会抱团保何孝恩,试图让他打破限制。

    何家的情况虽然比秦家略好,二代子弟中何孝恩、何孝思,包括女婿韩昌明都已经跻身省部级,但是,何宗廷仍旧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为什么要拖着病体而不入院治疗,怕的就是有人拿他的身体状况做文章,从而影响到何孝恩的入局。

    如果老爷子的身体能再拖个一二十天就好了。

    可惜没有如果。

    焦头烂额的何孝恩心里比谁都清楚,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外援,他耗费了许多家族资源才勉强换来的一个入局名额,基本算是泡汤了。

    最为关键的是,办这样的事,花钱你都找不到地方。

    如果当初在梁栋落魄的时候,他们何家不选择落井下石,现在就用不着这么窘迫了。

    可是,谁又能知道这小子有着通天背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