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433章 以儆效尤

    南京,应天府。

    是夜。

    秦淮河畔。

    虽是夜晚,但秦淮河上,却是比白天还要热闹。

    尤其是条条花船,正值年华的佳人,打扮的花枝招展。

    正所谓灯下看美人,越看越销魂。本就貌美的佳人在灯光的作用下,更加摄人心魂,惹得人心潮澎湃,眼睛就是不舍得挪开。

    不知多少文人墨客,竞相前往花船,准备一睹佳人芳容,探讨周公之礼。

    一片莺莺燕燕,充满了春天的味道。

    “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当初太祖定都应天,继而北伐,一扫蒙元腥膻,再造赤县神州。如此虎踞龙盘之地,没想到现在却变得这般风月沉沦,真是比屋可诛。”

    说话者非别,正是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两江总督,傅宗龙。

    傅宗龙是云南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之前多是在西南任职,朱由检登基后,他就一直主持山西的军政,南京,他还是第一次来。

    他之前出生、任职的地方,那是什么环境,而南京又是什么环境,他自然是看不惯秦淮河上这些事物的。

    在傅宗龙的身旁,还有三位,一位是江苏巡抚张福臻,一位是安徽巡抚杨一鹏,还有一位是江西巡抚练国事。

    安徽巡抚杨一鹏走上前来,“仲纶兄,何必与那等庸人见识呢。你现如今身担三省,主政江南,案牍劳形,丝竹乱耳,今日难得偷闲,管他作甚。”

    杨一鹏与傅宗龙是同年,都是万历三十八年的进士,两人的关系也相对亲近一些。因此,杨一鹏并没有称呼官职,而是称了傅宗龙的表字。

    不过,杨一鹏虽然与傅宗龙是同年,可如今两个人却是上官与下官。

    更重要的是,杨一鹏今年都六十出头了,可傅宗龙今年还没五十呢。

    如此年轻的傅宗龙,却已经是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总督江苏、安徽、江西三省治安军务及政务,可谓是前途一片光明,不出意外的话,入阁拜相,那是指日可待。

    “大友兄说的是,”傅宗龙回过神来,“难得忙里偷闲,理会他们作甚。”

    就在这时,两位年轻文人各挽着一位佳人从旁路过,见傅宗龙等人上了年岁,尤其是杨一鹏,那胡子都白了,不禁发笑。

    “这几个人岁数都那么大了,怎么还来秦淮河找乐子呀?”

    旁边的另一位文人就说了,“这你就不懂了,男人至是少年。”

    “别说二三十岁了,就是八十多了,那照样喜欢年轻漂亮的小姑娘。”

    “这叫人老心不老,宝刀更不老。”

    杨一鹏都六十多岁的人了,那几个人和他的孙辈差不多,他听了这话,心中就有点不太高兴了,不过他很快就平复了心情。

    毕竟当官都当了一辈子了,这点养气功夫还是有的。

    另外的傅宗龙三人,也没跟他们计较,就人家这个身份,看刚才那几人一眼,那就算是掉价,更是懒得搭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