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468章 过犹不及

    乾清宫中,朱由检正在翻看一份奏疏。

    这份奏疏是户部尚书李待问临去辽东就任时上的一道谢恩疏,除了向朱由检谢恩之外,在奏疏的最后,他举荐户部银行侍郎张秉文接替他为户部尚书。

    李待问这一去辽东,户部尚书的位置就空了出来。

    户部历来都是大部,户部尚书更是炙手可热的位置,再加上清查田亩、人口时,为了方便,户籍司又被划给了户部,户部本就是大部,如今更是权势大涨,朝堂之中,唯有吏部可以与之相比。

    朝堂之上,眼馋户部尚书这个位置的人,可不在少数。

    在历史上的崇祯朝,户部尚书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因为没钱没粮,可偏偏大明朝是外有胡虏没有流贼,到处都要钱要粮,谁坐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那是如坐针毡。

    可现在不一样,朱由检进行了各种改革,尤其是将盐收到了朝廷手里,再加上东瀛开采的金银矿,国库还算充裕。

    那户部尚书,自然是炙手可热了,不少人都盯着呢。

    户部之中,除了空缺的民政司与户籍司侍郎之外,还有四位侍郎,银行侍郎张秉文,财政司侍郎周士朴,农业司侍郎钱谦益,仓场侍郎侯恂。

    而在四人之中,资历最深的是张秉文和钱谦益,两个人都是万历三十八年的进士。不过张秉文的能力要比钱谦益强很多,他在户部都干了十多年了,可呼声最高的却是农业司侍郎钱谦益。

    原因无他,钱谦益是东林中官职最高、学识最高之人,虽然也有些东林党人不太看好他,但除了他之外,目前还没有人能当的起东林魁首,所以那些人也就只能推他到户部尚书的位置上了。

    虽然钱谦益品德上有些许瑕疵,但不得不承认,他还是相当有才学的,士林中还是有不少人认可他的,不少士子都钦慕钱谦益的才学。

    仓场侍郎侯恂虽然也是东林中人,但他是河南人,不属于嫡系部队,资历、威望与钱谦益不能同日而语。

    其实,朱由检最初是属意张秉文的,张秉文原本是河南布政使司的一个参政,因怒斥老唐王觉察唐王府的猫腻而入了朱由检的眼,朱由检便超擢他为户部农业司侍郎。

    张秉文可以说是朱由检一手提拔起来的,是他的心腹。

    历史上,在崇祯十一年清军大举进攻济南,张秉文时任山东左布政使,此时山东兵力被抽调一空,济南城兵力空虚。

    张秉文便组织百姓守城,可最终寡不敌众,以身殉国,其妻妾赴大明湖殉国殉夫,家中侍婢十多人也同投湖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