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407章 【年终会议,红星院线】

    秦婉秋将来年即87年的电影投资简单汇报了下,然后喝了口彭万华给她盛的鸡汤。

    “谢谢。”

    润润喉,她继续道:

    “另外,我们还和邵爵士达成了协议,收购了邵氏院线及其下属的16家影院,整合我们之前自有的5家影院和在华宾广场新开的1家豪华影院.

    如今我们手上22家影院,和嘉禾院线和金公主院线实力差不多。

    不过我们没有那么多门第之见和历史包袱,上线电影和拍片,完全以商业逻辑为准则。

    能赚钱的电影就多排片,不赚钱的就少排片或者往小影院和犄角旮旯的影院排。

    这倒是赢得了许多中小电影公司的认可,让我们的院线拍片始终处于适度从紧的状态。

    不过这些都是小打小闹,即便后面香江电影会有爆发,但长期来看,我持保守态度。”

    秦婉秋语气平淡。

    不过彭万华却听出了里面不一样的问道。

    因为院线就那么多,她这个中立院线好做,那意味着另外两家就不好说了。

    毕竟嘉禾和金公主可没那么好说话,曾经斗的很厉害。

    在秦婉秋看来,香江票房就像个小池塘,和北美地区根本没法比。

    而她了解到以前邵氏院线和其它两家的恩怨纠葛时,感觉太小家子气,一点都上不得台面。

    现在邵氏退出电影行业,另外两家为了一点点利益,没有用行业地位引导行业健康发展,透支了香江电影的未来,简直可笑。

    邵氏院线曾经是香江电影行业龙头,一家独大,后来七十年代初邹文怀带着一帮人出走,创建了嘉禾,从此两家争霸。

    此后,香江非上述两个势力的电影人都不得不站队。

    只能说:天下苦其久矣。

    后来雷觉坤收购了丽声院线,并在80年代初改名为金公主院线。

    之后,便是三家争霸。

    其中,邵氏因为制度僵化、人员流失等多种原因,导致邵氏院线无片可放,最终这块业务被邵爵士放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邵爵士从去年开始,每年拿出1亿元给内地捐款做慈善。

    其中比较知名的如各个高校兴建的逸夫楼,就是这个时期开始的。

    彭万华记得上辈子全国大概有六千多座逸夫楼。

    不管别人评价怎么样,就冲这个慈善行为,彭万华觉得他得给邵爵士点个赞。

    去年,红星接触了邵爵士,将邵氏院线买了下来,并改名红星院线。

    当时,除了红星愿意购买,还有潘迪生也想购买。

    但潘迪生买的目的是为了追马来小姐杨紫琼女士,对于经营院线根本没什么兴趣。

    主要是用来借花献佛罢了。

    后来潘迪生追到了杨女士并结了婚,结果又因为两人无子最终离婚。

    两人1991年底离婚,92年,潘迪生就把金公主院线和旗下电影公司出售了。

    这都是题外话,话说回来。

    其实在秦婉秋看来,电影的长远发展,一靠从业人员,二靠市场,三靠龙头院线的良性竞争。

    但目前来看,这些都存在问题。

    虽然香江电影短期发展势头强劲,但长期存在从业人员背景复杂、市场有限、院线恶性竞争等不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