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61章 清空宝宝斋(上)

    卧槽!怎么把宝宝斋那个圣地给忘了?

    人来疯的李大老板,听风就是雨,宝宝斋,走起!

    从市出租车公司租了一辆皇冠,出车之前还特意让司机把车好好洗了洗,西装革履外罩呢子大衣腕戴大金表的李大老板,带着俩差不多同样打扮的保镖乘车去了宝宝斋。

    这俩保镖也是从国辉他们老部队新退下来的老侦察兵,难得俩人都是好胳膊好腿,脸上不带疤的全乎人。

    俩人是一个村的,名字一个比一个霸气,一个叫金刚一个叫罗汉。

    好人肯定轮不到李大老板,正常退役的志愿兵,国家也是会给安排工作的。这俩货退役之前上街买土特产,遇到一个男的打女人,俩人上去制止,没收住力,“不小心”把男人打骨折了。

    结果那男的和女的是两口子,女的不但不感激俩人,反而跑到部队把他俩告了。事情闹得挺大,俩人一人背着一个处分发回了原籍。

    挨了处分的人,回到地方也没给分配工作,俩人只能回到村里种地。可是他们十几岁就去当兵,哪会种地啊,刚好国家军这边“招兵买马”,他们就跑来投奔老班长了。

    先敬罗衫后敬人,李大老板一行人这么打扮,宝宝斋肯定不敢轻视的啊,好水好茶招待不说,接待他们的还是一个副经理。

    李国庆给自己安的身份是海外华侨,上来就是一通叽哩哇啦的鸟语,时不时晃晃他手腕上那明晃晃的大金表,把宝宝斋那个叫巩如甲的副经理当场就给镇住了。

    “哈喽,哈喽……”巩如甲不会说也听不懂外语,只得用从外宾那听来的蹩脚的“哈喽”,跟“外国贵宾”打着招呼。

    “我们少爷喜欢华夏的传统国画,听说贵店收藏了不少国画大师的作品,所有特意过来看看。”罗汉用饶舌的粤普道。

    在粤省当兵多年,罗汉不但能说一口流利的“白话”,粤普也学得惟妙惟肖,跟“敌人”打成一片,是每个侦察兵必备的技能嘛。

    “有有有,不知道几位喜欢哪位大师的作品啊?”

    罗汉装模作样地跟李国庆哇啦了几句,然后对巩如甲说道:“白石老人、吴昌硕、张大干、徐悲鸿、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潘天寿、黄胄、李苦禅……”

    “各位果然是懂行的,不过这些大师的作品,可都不便宜啊。”

    “都什么价啊?”

    “白石老人、徐悲鸿、张大干的每平尺100元起,李可染、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吴昌硕的每平尺30元起,黄胄的20元起。”

    “我们少爷不差钱,只要精品、巨作、代表作,比方说白石老人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李苦禅的鹰、李可染的牛。”说着罗汉还把一沓绿油油还带着封条的富兰克林拍在了桌子上。

    “请跟我来。”

    巩如甲把他们带到一个库房外面,从屁股上挂着的那一大串钥匙里面挑出一把钥匙,打开了库房门上的大铜锁,推开门,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这是我们店的精品库,里面全是大幅精品。”

    一进到足足有上百平米的库房里,李国庆就被挂在库房正中一幅红彤彤的画给吸引了。

    “先生好眼力,这幅是李可染老师的代表作,叫《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说着巩如甲还把目光看向罗汉,那意思是:给翻翻。

    “我们少爷能听懂汉语,但是不会说。”罗汉也是个懒的,懒得再跟李国庆表演,抖了个小机灵。

    “李可染老师总共画了七幅《万山红遍》,第一幅在1962年创作于粤省从化温泉翠溪宾馆,该画一直由李老师自己保管;63年创作了第二幅,捐赠给了华夏美术馆。”

    “64年,李老师在燕京西山八大处,用半斤故宫内库朱砂创作了两大两小四幅《万山红遍》,其中一幅小的卖给了我们店。”

    “为庆祝建国15周年国庆,我们店又邀请李老师画了一幅大的《万山红遍》,就是各位眼前的这幅,从此李老师再也没画过该题材。”

    “#¥%&……”李国庆哇啦了几句。

    巩如甲又看向罗汉,罗汉道:“我们少爷问李老师去世了吗?”

    “呃……”巩如甲一时语塞:“没去世,但是李老师现在已经75岁高龄了,身体也不太好,基本上不怎么作画了。”

    “七十三,八十四,李老师度过了第一个坎,最少还有十年好活呢,谁敢保证他不会再画?我们还不如直接找他约画好了。”

    “画自然是能画的,不过李老师64年作画用的朱砂可是乾隆朝留下来的,御用朱砂,品质上肯定是最好的,他之所以不再画,也是因为找不到那么好的朱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