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75章 南方玉雕厂(中)

    “池浅嫂子,你怎么在这里?”李国庆跑到一个正埋头干活儿的女工面前,大声打着招呼。

    “老……”池浅下意识要喊老板。

    “叫我老弟就行,别总是叫我老李,我还不到三十岁,叫我老李都给我叫老了。”李国庆忙给池浅使眼色。

    “你们很熟?”车间副主任问。

    “也谈不上多熟,就是在广交会上见过一次,好了,叶主任,既然池浅嫂子也在这,让她接待我们就行,您快忙您的去吧。”

    卸磨杀驴这一套,算是让李国庆玩明白了,他早就看叶副主任不顺眼了,那张脸长得哟,都快耷拉到地上了。

    “好的,好的,你们谈,你们谈。”叶副主任讪笑着退下了。

    “池浅嫂子,你不是燕京玉器厂的吗?怎么跑羊城了?”

    李国庆和池浅也出了车间,站在车间外面聊天。

    “南方厂接了一大笔外汇订单,忙不过来,轻工部从全国各地抽调有技术的玉雕师过来支援,我和小妹就被燕京厂派到这边。”

    瞧瞧,这年头的国营企业,都是兄弟单位,一方有事,八方支援。

    哪跟后世那些企业似的,一家有难,八方看戏。

    “哦?池鱼也在啊?”

    “在的。”池浅转身回了车间,不大会儿带着一个跟她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女人回来了,池浅道:“小妹,还不赶紧给老板打招呼。”

    “李老板。”池鱼冷冷地说了一句,然后就回车间了。

    “额……老板,小妹性子有点冷。”

    “不妨事。”李国庆看着远去的池鱼,猥琐地想:“都说小姨子有姐夫半拉屁股,双胞胎是双倍的快乐,瞧池鱼这劲儿,估计国珐那小子快乐不起来吧?”

    “老板,你来南方厂有什么事吗?”

    李国庆就把他来这边的目的跟池浅说了一遍。

    “这种高品质的翡翠,只有我师父那样的大师才有资格雕刻,就是不凑巧,我师父被抽调到国家级工程上去了。”

    “你师父?”

    “嗯,我师父就是北玉四杰之一的王竖森王大师,他是‘怪杰’。”

    “怪杰?”

    “嗯,我师父的玉雕有三绝,一绝是艺术精品,料、工、艺三合一;二绝是善用俏色;三绝是思路广泛,做工精湛。他的名作有《珊瑚观音普渡》,78年他的《高绿翡翠龙凤福寿玉佩》轰动港澳。”

    呦呵,玩翡翠的啊,李国庆对王大师更有兴趣了。

    “你说的那个国家级工程是怎么回事?可以说说吗?”

    “滇省有个叫王振坤的玉石商人1910年在骠国挖到了一块2000斤的翡翠,因为难以运输,被切割成几大块,被命名为‘卅二万种’,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已经无从考证了。”

    “据专家们猜想,或与厂口产地相关,或是岗税徵记,或者就是交易价格。比较靠谱的说法是当年的成交价格是白银32万两,那时候人们把三十叫做‘卅’,所以叫‘卅二万种’。”

    “我师父十四岁就听说有卅二万种翡翠的存在,据说那翡翠上就标有‘卅二万种’几个字,但是只闻其名,未见其物。”

    “直到55年的某天夜里,一位不相识的人拐弯抹角托关系找到我师父,请他去鉴定一块玉石。在东单北大街遂安伯胡同的一个小院里,他见到一块200多公斤的高翠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