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522章 真刑,可拷(上)

    “礼县古称‘西垂、西犬丘’,秦人最早的都邑所在地,是秦人走向中原成就霸业的摇篮。”

    “礼县是‘秦人东来’、秦国在西犬丘的第一处都城所在地,是安葬秦襄公祖父秦仲子的地方,是秦襄公举行开国大典的地方。”

    “据《史记·秦本纪》的记载,秦人属于嬴姓,源出东夷,殷商末年,嬴人首领一路进攻,进入渭水中游一带,守卫商王朝的边疆。”

    “周灭商,嬴人守卫的地区也被周人攻占,在其首领大骆的带领下,沿渭水西进,继续寻找生存之地,最后迁移至渭河以南、远离周人中心的西汉水上游地区。”

    “周王朝建立后,他们归顺了周王朝,周天子认可他们占据‘西犬丘’,确认了他们的社会地位。”

    “公元前771年,秦襄公救周护送平王东迁。平王封秦襄公为诸侯,并把岐山以西赐给秦,而且与秦襄公盟誓,秦人自此立国。”

    一说起历史,刘一眼的话就多了起来,那叫一个滔滔不绝。

    “你说的那个大堡子山,又是什么地方?”吴淮安问。

    “大堡子山位于礼县县城以东13千米处的西汉水北岸,因其西端高处有一座清代堡子而得名。”

    “这地方文物很多?”吴淮安又问。

    “1987年,礼县部分乡村的农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四处寻找、悄悄开始了一股挖掘‘龙骨’的地下活动,将其作为名贵中药材出售,换取钱财。”刘一眼道。

    “所谓‘龙骨’,其实就是大型的古生物化石。”

    好家伙!

    这不就是甲骨文发现的套路嘛。

    “期间不断传出有人挖龙骨时挖到古墓、得到宝藏的消息,大量文物贩子跑到他们那边,带着现金,从农民手里收购挖出来的东西。”

    “锈迹斑斑的铜壶烂罐、一小块渗透土沁的玉石片竟然能够轻而易举地卖到三五万块钱。‘若要富,挖古墓,一夜变成万元户’成了他们那里的口号,那里的农民都快疯了。”

    尼玛!

    这年头,万元户的名头这么吃香的吗?

    抢车当万元户、挖古墓当万元户,有本事你喂猪当万元户啊。

    渴望暴富者:划重点,是一夜变成万元户,辛辛苦苦种地、养猪当万元户,没啥爽感啊。

    “87年以前,大堡子山附近的农民在山上种庄稼、栽果树,延续着数千年以来的劳作方式,修梯田的时候,他们也偶尔挖出来过青铜器什么的,但没有人拿回家去,更谈不上贩卖。”

    “他们认为,那是死人用过的死铁烂铜,‘拿回家坏人’,意思是拿到家里会给家人带来不祥,所以就主动卖给国营废品收购站,换回来三、五块钱买些煤油、食盐,补给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