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1章 战柏乡,战战战(三)

    在辽王麾下,辅军系统一直是个很优秀的存在。

    自打到辽东独立了辅军这个建制,经过李老三的用心经营,如今全体辅军已经膨胀到三万之众。

    可以说,辅军才是军中单体体量最大的山头。

    没有之一。

    其他军头,一军兵力多的如怀远军、铁林军,不过一万二千人。更多的都是几千人一军。哪怕豹骑军,毅勇军,也就是几千骑的水平。

    辅军,一个军就三万人,嚣张啊。

    这三万人中,除了五千负责跑买卖、管牧监、做经营,战斗人员大约二万五千。对,就是战斗人员。

    辅军的训练强度与老三都一直在同一水平,甚至在某些特殊技能方面还要更高。其本职工作是伺候大军辎重转输,或者架桥铺路之类的技术工作,但是,他们也是正兵的预备兵员。因其素质高,常被抽调补充战损。

    但是,辅军成建制上战场战斗,今天这算是破天的荒头一遭。

    郑守义手搭凉棚,目送许多汉子鱼贯而出。

    唉?其中有一个,似乎是这支队伍的头头,看身形,高高壮壮,一身铁甲亮闪闪,怎么有点他老郑分身的感觉呢?

    城下,四千汉子鱼贯而出,列成八个五百人的方阵,左右各四阵成列,化作两列纵队,向着河滩快步压了过去。

    都将张庆走在左前第一阵,边走边在脑海回想战斗要领。

    虽然他不少见血,但是领队伍出战,哥们儿是个新手。

    都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嘿,此时此刻,张庆哥心觉,见过猪跑跟吃过猪肉相比,其实差别不小。

    “一二一。”军官喊着号子,统一步幅。

    队伍刚走到一半,前面便有令来。却是周德威得知辽王安排了四千援军,忙让传骑过来通知援军,先在战场外等候,不要着急进场,听从传骑指引。

    号称天下强军,梁军绝非浪得虚名。

    这帮老武夫人人身披重甲,弓矢不能伤,只要船不沉,上岸就迅速结阵呼应,拿出滚雪球的本领,转眼就是一坨铁刺猬。

    人家也是丈多两丈的大枪,也有陌刀、长戟。济水狭窄,前面一波还没杀完,后面一波又到。并非铁林军不堪战,实在是战场狭小,汴兵又十分拼命,周德威的兵力优势不能完全发挥,只能眼睁睁看着梁军站稳脚跟。

    骑兵?

    面对悍不畏死地梁兵,骑兵倒是能冲进去,可未必就能出得来呀。

    看看身后的援兵,周德威也很上火。

    让辅军来解围,爷爷不要脸的么。

    掐指一算,觑得有阵稍显慌乱的梁军,自身武力很强的周德威也将顿项一拉,兜头罩住面颊、脖颈和半个肩膀,抓起大枪,恶狠狠地叫一声:“随某杀敌!”便领着亲军就冲。

    前面正打成焦灼,传骑上去寻见该阵主将,令其退下。

    铁林军堪称训练有素,得令立刻有序退散,迅速闪开一条道路。

    周德威将军二话不说,带人就杀,顺着狭窄的缝隙就挤了进去。

    这将将千人可是周德威的亲军,是铁林军中的战斗机。追随主帅突阵,一个个也都跟打了鸡血,忘我厮杀。丈多大枪猛挑猛扎,有那想靠过来的梁军跳荡,没跑两步就被槊锋刺倒。

    梁军固然骁勇,毕竟也是凡人。又是渡河,又是激战,体能下降很快。再被周德威这么一压,终于塌了一角。

    眼看就能突破,将眼前梁军搅乱,好死不死的后面一波梁军援兵上岸了。

    在船上就见前方友军危险,也不等船只靠岸,梁军甲士“扑嗵嗵”纷纷跳下,也不顾水冷,踩着过膝没腰的冰水就往岸上冲。

    这河滩地毕竟泥泞,还要趟水,好么,你看那梁军,一个个将大枪、大刀高举,都跟狗熊般晃晃悠悠往前。

    有那运背的,为水底障碍绊倒,闷头扎在水中,咕嘟嘟呛得冒泡。边上立刻有人来将拽起,那兵将脸一抹,没事人般提着大枪上岸,转眼加入战团。

    厮杀继续。

    又一场血肉横飞,不,应该说血战从未停止。

    记得有一次说道战例,曾有人提到香积寺之战,两边二十余万唐军,据说就是排排队吃果果,一排战死,一排顶上。自日旦至午后,双方阵亡超过十万。

    初闻此事,郑大帅还不能理解,怎么会有人如此愚蠢,打这样的呆仗。后来与梁军交手,郑守义才渐渐体会什么叫做心惊肉跳。可是,与今日的惨景相比,似乎之前张存敬等人的表演,都是个弟弟。

    郑守义的后槽牙都快咬碎,目光不断地在城下与辽王身上轮转,真的很希望辽王有什么破敌妙策。

    不成啊,对面梁军步军明显占优,若这么杀下去,必定是己方先顶不住。

    却见辽王高居城头,目睹眼前局面,心中也在反复权衡:

    是要放弃滩头?

    还是继续拼命?

    必须承认,梁军战技强于铁林军。

    没办法,李克用后期河东步兵就完蛋了。周德威原先那个铁林军,只有千多亲军还凑合,剩下都是什么玩意,守城都嫌丢人。怪不得梁军包围潞州时,这厮死守余吾寨就是不救援。

    心虚呀。

    辽王自忖,爷爷手下若是那个德行,也不敢救。

    如今的铁林军,军士大多是这一二年招募操练的。所以,实际是支新队伍,也就在夏州打了一回。新队伍,跟这帮变态的老前辈一比,还是多有不如啊。

    个把时辰不到,目测铁林军就死伤近千,再搞会儿怕不就得崩了。

    辽王也是看明白了,梁军就是要拼人命弄死自己。

    在这一瞬间,辽王的脑海中,也是跳出了香积寺这个战例。

    当时,郭子仪他们就是靠人多,硬生生拼掉了安庆绪的大军。

    就是人命换人命啊。

    李可汗的心里生出些许惧意,心脏扑嗵嗵狂跳,难道老子要当安庆绪?

    别说,还真的很像!

    辽王忙摇摇头,将这些杂念丢开。

    可是放梁军过河么?那不更完了。

    末了,辽王向身边的儿子恨恨说道:“去,告诉周德威,城外大军皆归其节制。死守。你也不必回来,听从周德威调遣。”

    人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拼就拼吧!

    在最后一个铁林军死完之前,战斗绝不结束。

    眼看城下激战如此惨烈,耳闻辽王如此命令,郑屠子真是心揪。

    这般打法,周德威不死也惨。

    瞅瞅对岸集结的梁军越来越多,浮桥已渐渐成形,郑守义几次想说,要不然往后走走?我军优势在于腿长,与梁军在这方寸之地死磕是舍长就短,不上算呐。转念又想,大李子久历战阵,这点道理不会不懂。既要死守,或许另有考量?

    郑大帅纠结数次,终于很有自知之明地将嘴边的台词又咽了回去,继续认真观战,目光,则落在城下的那四千辅军身上。

    ……

    西边杀红了眼,东边暂时还算风平浪静。

    对面梁军瞧着也只数千,步骑各半,可能骑兵稍多点?毕竟骑兵占地大些,隔着河要分明白还是挺考验水平。

    李弘规好汉站在箭楼上观察敌军,不时望望西边的战场,舔舔嘴唇道:“梁公,是否过去帮手?”毕竟是援军嘛,助拳的打破头正主却无动于衷,可能还有点良心的李弘规多少有点不落忍。

    咳,真动假动先不讲,反正这个漂亮话还是得说嘛。

    梁公儒听这老伙计放屁毫无诚意,翻个白眼,道:“辽王威武,我等守好这桥便是帮了大忙,不必过去添乱。”心曰,李哥你可长点心吧,咱俩跟这装啥呢,李可汗又听不见,说给谁听呀。

    李弘规装模作样向西又瞅瞅。

    其实他这个塔台不是太高,也就勉强看到西边在打。视角上来说,就看个人挨人,细节完全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