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65章 两广总督(12)

    第65章两广总督(12)

    这个时候的我大清还不是鸭片战争之后的我大清,天朝上国的架子还没被打落。

    官老爷们也不至于怕了洋人。

    前些年朝廷发布政令禁教的时候,洋人的传教士可没少被打杀。

    现如今的洋人还是洋鬼子,而不是鸭片战争后的洋大人。

    一但在满清境内惹了事,官老爷可不会像是鸭片战争之后,单方面的讨好洋人,委曲求全,只为息事宁人。

    就怕招惹来了洋兵,再起战端,从而使得自己受到朝廷的责难。

    而是会把闹事的洋人拉到衙门里去打板子的!

    尤其是广州这边,几乎每年都能抓到好些个非法跃境进入大清内地的洋鬼子。

    对于这些洋人,除非是能花钱消灾,否则被大庭广众之下扒掉裤子,挨一顿板子是免不了的。

    是故,现在敢于非法跃境,今日大清内陆的洋人还真就没有几个。

    李沐闻言,蹙着眉说道。

    “一个洋兵也雇佣不到吗?”

    方元闻言摇头道。

    “少量的三五个洋兵,或者说洋和尚还是能雇佣到的,总有些要钱不要命的。”

    “但想要拉一只雇佣兵,怕是不成。”

    方元口中的洋和尚,也就是所谓的传教士。

    他们敢冒险进入清国内陆,除去金钱的诱惑之外,其实也有传教的心思在其中。

    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和民族对于宗教的狂热,是中国人所无法理解的。

    李沐闻言,也就不再强求,只是点头说道。

    “如此的话,便麻烦方堂主多在招募工匠,以及购置洋人火器的事情多用用心了。”

    “只要事情能办好,我家东家定然不吝啬钱财。”

    方元闻言,只是笑着说道。

    “大家都是反清义士,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朋友,互相帮扶自是应该的。”

    方元现在也是大概摸清楚李沐等人的身份了。

    虽然他不怎么看好朱靖垵父子能成事,真的反清复明成功,但这并不妨碍他做一下天使轮投资,给朱靖垵那边卖个好。

    万一他就成了呢?

    当然了,投资归投资,生意归生意。

    他这边采购物资,雇佣人手,朱靖垵那边该给的中介费一分也不能少。

    天地会那么多弟兄都等米下锅呢,要是没钱,他们还不得把他这个堂主给拆了啊?

    ……

    两广总督府!

    花厅!

    杨忠坐在一张凳子上,只有半个屁股坐实,表情明显的焦虑不安。

    总督府的仆役为他端来了茶水,他却也不敢喝,只是身体绷紧,端坐着等候。

    就在这时候,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

    一群丫鬟仆役簇拥着一个锦衣老者出现在了杨忠面前。

    老者五官硬朗,颧骨突出,脸颊瘦长,胡须头发花白,但在一身华服锦衣的衬托下,却是显得精神矍铄。

    来者正是现如今的两广总督杨景素。

    而他之所以能被调任两广总督,是因为其在山东巡抚任上之时,曾经协助大学士舒赫德平定清水教王伦之乱立下大功。

    且还在接下来乾隆南巡找妞之时,带兵平定沿途乱民,护卫王驾。

    是故,被乾隆看重,遂以汉人的身份被擢拔为两广总督,以为恩赏。

    杨忠一眼便看到了杨景素,急忙从凳子上起身,上前几步,下跪行礼道。

    “下官番禺知县杨忠,见过总督大人。”

    杨景素见此,走至杨忠面前,将其扶起道。

    “安国今日怎么有功夫来本督这里?是有什么事吗?”

    安国,正是杨忠的字号。

    听闻杨景素此言,杨忠开口说道。

    “回大人的话,下官此次前来,一共有两件事要向总督大人汇报。”

    “一是下官的父亲新丧,下官自请丁忧。”

    杨景素闻言,思索一阵之后点头说道。

    “可,你若丁忧,则番禺知县位置空缺,本官会命人补上。”

    “但放心吧,等你丁忧结束,本官对你另有安置的。”

    “这偌大的总督府内,属官的位置不少。”

    杨景素对杨忠作出了安抚。

    原因很简单,因为杨忠是他的心腹。

    番禺同广州府附郭,若非两广总督的心腹,是断然坐不稳这个位置的。

    对于杨忠这个听话懂事,还能为自己带来利益的下属,杨景素还是较为喜欢的。

    杨家在金田镇紫荆山中的私矿背后的大股东,其实就是杨景素这位两广总督。

    每年,紫荆山中的私矿都能为杨景素带来不菲的收益。

    两者之间是有些实实在在的利益勾结的!

    杨忠闻言,心中忍不住有些感动,再次下跪说道。

    “下官谢总督大人提拔。”

    杨景素闻言,微微颔首道。

    “无妨,那安国伱此来的第二件事是什么?”

    杨忠闻言,脸上的表情顿时显得凝重,一字一顿的开口说道。

    “回总督大人的话,下官此来要向总督大人汇报的第二件事,乃是广西那边有人举旗造反了。”

    “其人自称是明朝宗室余孽,自号监国,称王建制,横行地方,盘踞山岭,祸乱州县,官绅百姓深受其害。”

    “下官……下官的父亲为了平贼,纠集族人佃户,编练民团,却是惜败于明贼之突袭。”

    “民团当即溃散,甚至就连下官之父亲,也是惨死于明贼之手,下官之族人惨死于明贼凌辱虐杀者,不下百人。”

    “金田镇之官绅百姓争相抗争,受害者不知凡几……”

    “可即便如此,广西的地方官员依旧是怯于任事,非但未能剿灭反贼,甚至为了自己的官帽子,还在刻意捂盖子,以欺上瞒下。”

    “还请总督大人发兵平贼,为下官做主,为无辜受难的金田镇百姓做主啊!”

    语罢,杨忠便跪在了杨景素面前,不断的磕头。

    脑袋磕在地板上,发出一阵砰砰的闷响。

    而杨景素则是走到一边的椅子前,一撩袍子坐了下来。

    眼神中闪烁起了思索的神情。

    地方上出了反贼,对底层官员来说不算好事,需要尽量捂盖子。

    但对他这个两广总督来说,却是不同。

    地方上出了反贼,尤其是这种称王建制,自称前明后裔,要反清复明,直戳朝廷肺管子的反贼,对他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