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664章 自己想多了!

    第664章:自己想多了!

    萧进还未离开,倪东拉住他的手,说要和他汇报一下工作。

    萧进只好停下。

    前进投资面临业务转型,要在一级市场上搞动作,那么就请来倪东这样的专家,自己有时间没有和他聊工作了,今天,正好自己来了,所以,倪东得和他聊一聊。

    一直以来,各地经济增长靠的都是招商引资,地方政府承包企业用水用电等基础设施,再加上税收优惠,用地优惠,加上各种补贴,给企业优越的发展环境,而这些优惠由谁买单呢?正是房地产。

    在一片区域的两块地,一块给企业发展,一块给房地产盖楼,前者价格便宜,还提供各种优惠,虽然前期没啥收入,全靠后者盖楼实现增收。

    但如果企业发展好了,有了利润,给地方纳税就多了,也能带动就业,经济就起来了。

    人们有工作有钱赚,就会去消费,推动地方发展,同时又能带动房价的上涨,随之而来的就是地价上涨。

    于是地方就有了更多的钱,能够进行再一次的开发,再引进更多的企业,形成一个螺旋式的增长。

    房地产是维持经济的手段,最终结果是带动地方产业,创造新财富。

    但是产业升级怎么可能这么理想化?

    更多的情况是,路修了,厂房建了,房价涨了,可是引进来的企业却一直挣扎在低利润的水平上。

    毕竟一家企业想赚钱,就必须要突破市场法则、技术壁垒、知识产权、贸易陷阱,甚至资本围剿,巨头制裁,一步走错便是生死存亡,前功尽弃。

    你想搞研发走高端?只怕路还没走到一半就创业未半而中道崩卒了。

    这就是现状,萧进之前找到了广东的一家无人机厂家,就是看到了未来的无人机市场,必然是国内的那家企业一家独大。

    而之后,萧进又找到了倪东,让倪东来负责这个业务,想在企业发迹之前,投资于他,等着将来企业壮大,直至上市,那么就可以减持获利。

    简单的道理,关键的就是靠眼光。

    萧进就像告诉何平一样,告诉了倪东,让他重视一下,什么太阳能光伏产业,寻找一家、几家的企业来进行投资。

    那么,倪东就要进行考察,做专业的市场论证分析,做市场尽职调查。

    除了这些高科技产业之外,萧进的“眼光”当然是来源于未来的二级市场上的表现。

    但,萧进也不能搞得太过于“惊世骇俗”,总是要有一些“失误”的,不然,自己可就成怪物了。

    因此,萧进也要给倪东一些自由度,让他去寻找“优质、有潜力的企业”!

    而现如今,最热的行业自然是房地产,而各行各业又和房地产相关。

    为何?

    还不是当地的政府招商部门,他们想着是要将外地的企业招商引资过来,即便是不成,但也会极大的发展当地的房地产行业。

    这就是套路。

    但这个套路,可是将萧进这样的投资方给套路住了,这绝对不行。

    因此,倪东就和萧进说出来了上边的话,那个意思是在劝萧进,是否可以投资一些房地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