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三百三十五)我的祖国,我的人民

    “我想,接下来俄国人会迫不及待的想和我们谈判了,”孙纲说道,“以我对他们的了解,他们打不成,就想玩阴的,想在谈判桌上得到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这是他们一贯的手法。”

    孙纲这么说也不是一点根据没有的,据他所知,清朝和俄国订立的历次条约,从《尼布楚条约》和《布连斯奇条约》开始,到后来的近代一系列条约,如《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伊犁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就没有一个不是吃亏的,事实上中俄两国几乎没有发生过真正意义上的“战争”,俄罗斯侵吞中国大片领土,让中国边疆地区的各族人民一片片的倒在血泊中,都是“私下里”进行的,然后再趁中国内忧外患之际在谈判桌上逼迫中国“承认”!

    可这一次,俄国人终于付出了血的代价!

    “你想怎么办?”马问道,

    “咱们虽然这一回把他们打回去了,但想要一下子把他们彻底打趴下,恐怕力有未逮。”孙纲说道,“只有想法子再狠狠揍他们一下子,才能让他们在谈判桌上老实起来。”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知道自己的主力部队虽然赢得了哈尔滨保卫战的胜利,但损耗也是巨大的,尤其是他战前储备的弹药已经所剩无几了,李鸿章和张之洞虽然在安排国内全力生产,但恐怕一时半会儿的生产不了太多,他现在手中的弹药也就够发动一场中等规模地战役用的。现在应该怎么把这些“好钢”全都用在“刀刃”上,是他这几天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老头子和张大总督这些天一直在从全国各地抽调援兵到东北来助战,不如选个方向再小小的打俄国人一下子,他们就知道在谈判的时候该怎么说话了。”马笑眯眯地说道,“你秘书那里不还有兵吗?朝鲜军队打大仗的机会不多,正好锻炼一下。”

    “行,我们回去和老头子商量一下看看。”孙纲答道,

    两个人正说着话,装甲列车却慢慢的停了下来。

    “这是哪儿?好象是你原先的娘家吧?怎么停了?”孙纲望了望车窗外边。不由得吓了一大跳。

    “我都不知道我原先娘家在哪儿呢。”马笑道,突然看现孙纲那吃惊的样子,奇怪地问道,

    震天地锣鼓声夹杂着鞭炮声突然间响了起来。她吓得惊叫了一声。情不自禁地抱住了他。

    “干啥啊?今天是什么特殊日子吗?年不都过完了吗?”她好容易定下神。望着车窗外边处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仿佛过年一样地热闹。

    孙纲望着外面舞龙蹈狮和高举万民伞万民旗地人群。象是明白了什么。眼睛不由得湿润了起来。

    “大人。盛京官绅父老和百姓在车站欢迎大人归来。”林文昊进来。对孙纲大声说道。因为鞭炮和锣鼓地声音实在太大了。

    孙纲从车窗探了探头。顿时引来百姓们一阵疯狂地喝彩、欢呼。欢迎地人群中甚至有好多个白发苍苍地老人竟然热泪横流。不约而同地向着装甲列车跪倒在地。高举双手。嘴里念念有词地说着谁也听不清楚地话!

    见到这一幕。孙纲被深深地震撼了。

    这个时代的中国老百姓可以说是无知的、愚昧的,可他们也是淳朴的,现在,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向一个保护了他们的年轻人表达心中的崇敬之情!

    盛京地乡亲父老在这一刻的真挚情感流露,深深地感动了孙纲。

    自己只不过在尽一个爱国的中国人地职责。却得到了百姓这样的认可和回报!

    民心自有青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