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章 发现神童

    恰似逃脱血战沙场的小兵一般,李维兴高采烈的跑掉,去找堂弟李星云,浑然不觉得自己的表现有些不符合孩子的行为。

    走了几步李维感到不对劲:“不对,我怎么能撇下老爹一个人在家受苦?这太不仗义了!”

    心中满了侠义精神的李维又摸了回去,找出老爹的怒雷刀,怒雷刀是一口宝刀,起名怒雷乃是因为刀上的纹路犹如怒雷。

    李维一手举着锅盖,一手拖着老爹的怒雷刀,大喊:“停一下!停一下!”

    刘若兰见到李维举着锅盖跑过来,心里也很好奇,就停下来看看李维要做什么。

    只见李维小心翼翼的跑到李九雷身边,郑重的把刀塞进李九雷手里,他一脸郑重的说:“爸,妈,你们这样打不好,应该都拿着刀才公平,好了,刀我送来了,我先出去,不打扰你们了,你们继续……”

    说完,李维谄媚的笑了笑,举着锅盖倒退着走了出去。

    留下刘若兰和老公面面相觑,竟然忘记了继续争斗。

    良久之后刘若兰把刀一扔,跳起来尖叫道:“啊!阿维今天似乎和气了许多,也多了几分灵性,难道我儿子已经开启……”

    她的后半截话却没有说出来,就被李九雷一把捂住了嘴巴。

    李九雷点点头,示意她跟上。

    这个却是另一个典故,据说,凡是真正的唐人后裔,都有机会得到道的指点,许多孩子原本浑噩,忽然之间就开启了灵智,并且做是为人,都有大丈夫的风范。

    这个才是唐人强大的根源!只要唐人遵守和道订立的古老盟约,不犯下罪恶,道就会不停的祝福唐人的后裔,不让唐人的后裔,缺少了大丈夫的风采!

    而李维的表现,分明就是家族谱本上所记载的,童子闻道的表现!

    李维摆脱了烦人的爹娘,来到了家族的修身馆外,馆外有快空地,是用来锻炼刀术的,里面有很多木桩。

    李维拿着刀,挥舞半天,却总觉得不够通透。心中恍若有口正气不能抒发出来,他把刀反复的挥舞,还是觉得不爽利,可他也找不到剑,更不愿起跑去找老爹要。正在纠结中,他忽然想起来三叔是用横刀的,就去兵器架上翻找。

    果然,找到了竹制的木横刀,他拿起来木刀,顿时有一股熟悉的感觉生出来。

    “看来我确实不适合用刀,更适合用剑。”李维心头泛起这个念头,就再也难以压制下去,“对啊,我爷爷用刀,我爹也用刀,并不代表我也用刀,听说我姑姑就是用剑的,既然有人能用剑,我也能用,好,昨夜我领悟的功法,据大伯说是剑术的配套功法,那么,我就用剑。”

    李维拿着剑,站在修身馆外,他虽然已经领悟到了剑道,也领悟出来剑术的功法,但他还是不知道剑该怎么用,就在那里思索。

    李九雷跟了过来,看到李维陷入沉思,几次想要上前询问,给予指点,最后却忍住了。他也知道,领悟出来的东西才是属于自己的。

    秘籍和功法没有最强大,只有合适于不合适,也许某一门功法最合乎平常人的体质,但未必就适合某一个人。

    许多刀客虽然学识渊博,接受过最系统的训练,却难以普破七阶,很大程度上就是刀谱和身法束缚了他们。

    每个人的身体和力道都有微细的差别,要想将所有能力都发挥出来,就要有自己领悟的功法。李九雷领悟了攻击力并不暴烈的怒雷刀法,就突破了七阶。

    而家族老大李九风领悟的刀法是透支类的刀法,名叫‘燃烧之刃’,因为对身体负担很大,得到的评价非常低级,可大哥李九风身体强横,能扛住消耗!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透支类功法原本都只是二流功法,可由于李九风天资过人,身体的强度和恢复速度都很快,不畏惧一点点的透支,硬生生的凭借燃烧透支这种二流功法突破了道境,成为了英雄,更是在昨天的突发事件中,凭借一把燃烧之刃,在两里之外毫厘不爽的钉死了一只飞猫,要知道飞猫可是速度极快!

    由此可见功法品阶都是浮云,只有领悟道境才是真。

    如今见到李维五岁就有了领悟,让李九雷怎能不高兴万分!

    突然,修身馆外的武道场上,李维又有了变化,他举起了木刀。

    刘若兰在一旁兴奋的直跳,李九雷虽然高兴,还是给了她一巴掌,让她安静点,小心吵到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