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50、猗猗二十

    车行半个多月,改换水路,一行人终于在盛夏的日子,回到了京城。

    赵京城一如离去前般繁华。

    潘楼街旌旗招摇、喝卖不消,最尾巴边上的刘记汤饼铺子,仍在往外散溢着麦香和肉香。

    马车徐徐地驶进榆林巷,停驻在陆府门前。

    陆宜祯刚把脑袋从车帘子里探出来,便眺见了站在门口等候的陆姜氏。

    “祯儿。”

    “阿娘!”

    她扑到陆夫人怀里,许多话涌到口边,却又不知道先说哪一句为好。

    隋意紧随她身后下车,见了陆夫人,从容自若地向她问了个礼:“陆伯母。”

    陆夫人一面拍着女儿的背、一面朝他亲切地笑。

    “这一路上,我家祯儿劳你费心照顾了,进府里来喝口热茶罢,也快到用膳的时辰了。”

    “多谢伯母的好意,不过祖母还在家中等着,我需先回去见上一见。”

    “如此,那我便不留你了,什么时候得空了,你记得再过来坐坐。”

    又告过礼,隋意便转身欲往巷子另一头走,陆家小姑娘在他收回目光前、飞快地朝他挥了挥手,得了他一个莞尔的浅笑。

    人走后,回头,只见陆夫人正意味深长地瞧着她。

    “阿娘。”

    陆宜祯眼神左右飘了飘,忽然发现,本该下值在家的爹爹、并没有出来迎接她。

    “爹爹到哪儿去了?”

    “你爹他正生闷气呢。”

    陆小姑娘眨了眨眼,很不可置信:“是,在生我的闷气吗?”

    可她离开京城、出发去奉山那天,爹爹还叮嘱她要好好照顾自己呢。

    “隋家老太太先你们半个多月回来,刚一落脚,便给我们递了议亲的草帖,可把我们都吓了一跳。”

    陆夫人道:“我们是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遭的,只不过没想到,这一遭竟来得这么快。你爹爹在接草帖的前一夜还同我说,想把你多留两年、再嫁出去,你年纪小,合该等心智再成熟些……”

    “这话当然是冠冕堂皇的,但我也晓得,他只是舍不得你。你在我们膝下养了这么些年,只走了这几个月、我们心里都觉得空落落地,更何况以后成家了呢。”

    “你爹他又不想耽误你,拖好了几日,这才不情不愿地为你们合了八字,写了定帖、给隋家的人送过去,听说你要回来,那可不就是万般滋味憋在心里头么?”

    陆宜祯听完,心里感到温暖且酸涩,擦了擦眼角,抬头问:“爹爹在哪儿?我要去哄哄他。”

    ……

    刚将陆琮哄开颜,段毓儿又风风火火地赶来造访了。

    “陆小宝,你竟瞒着我们偷偷干了这么一件大事!”

    段家姑娘这一腔话仿佛是淤积在心中好些天了,因此“噼里啪啦”炸出来、像炸豆子似的。

    “送行那天,我和宛音都还以为你只是南下散个心、顺带回扬州见见亲人呢。你到底是什么时候,那,那什么的?南下这几个月,都发生什么了?我现在心里同猫抓一样难受,你快仔细与我说说。”

    陆宜祯被她磨得没办法,拣着重要又不私密的事情一一与她说了,话到后来,满耳朵都是段毓儿的唏嘘感叹、宛如听了什么九曲回肠的话本子。

    “好了,我的事情说完了。宛音姐姐的那件事呢?怎么样了?”

    段毓儿闻言,神色肉眼可见地变得古怪。

    “还,还好罢。”

    这模棱两可的回答,令陆宜祯心中顿生疑惑:“究竟怎样了?”

    “就是,就是,英武侯被徐家老太太压着,暂时不敢管宛音的婚事了。你那天在信里写的方法,我也很认真地与宛音探讨了一下,并问了问她心里有没有人。”

    “然后……”段毓儿咽了口唾沫,为难道,“问出来,她竟是一直喜欢我家大哥哥的。”

    房中倏然安静。

    好半晌,陆宜祯才回过神,轻轻地问:“那,那你家大哥哥,还没定亲罢?”

    段毓儿摇摇头:“我娘倒是想给他定,可一来、他入值刑狱司后便忙得脚不沾地;二来、他的性子也冷。我娘说,就凭他这副驴脾气,哪家姑娘能看得上他,便算他三生修来的福气了。”

    见陆宜祯生出期望的神情,她叹口气:“我同你一样,也想过宛音和他……但你不知道,我大哥哥他读书厉害,但在这种事情上、却是烂泥扶不上墙呢。”

    “好几次,我掐着他在家的时间、请宛音来府里,甚至还装作肚子疼溜走,给他们创造独处的机会。可是!都没能换来丝毫的进展。顶多只是让他记住了,这个京城里有宛音这么一号人。”

    “反正来来回回地,我也算弄明白了,我大哥哥他‘洁身自好’这么多年,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说到这里,段毓儿伸手摇了摇身旁陆小姑娘的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