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碰瓷碰不着

    钟恒故作不知,大张声势地宣扬丢了贵重物件,到处查找。

    而乔福从前跟他娘顺手牵羊习惯了,自然心存侥幸,不会主动交待。

    于是钟恒就去请来书园的护院队长,队长带护卫们堵了院子,挨着个地搜查下仆的屋子,乔福身为钟恒的仆人,自然是第一个被搜的,好么,没到喝杯茶的工夫,就从乔福床底下搜出了不少东西!

    价值百两的描金玉骨扇只不过是一件而已,还有各种零碎小件,什么金扣子,银三事儿,玉戒指……都是书院里学子们平时粗心大意丢了的,也不知怎么就落到了乔福的手里!

    寻常学子若是发现自家小厮手脚不净,还弄来这么多的赃物,那定然是要秘而不宣,悄悄地把人送回老家处罚了就是。

    但钟恒深恨乔福忘恩负义,自己对他们一家当亲人般,可关键时候这厮就捅他一刀,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无耻小人。

    因此直接就把乔福送去了大牢。

    就乔福偷的那些东西,算算价值,也够他住上十年八年的了!

    然而乔福这厮哪肯就这么坐了牢?

    搬出奶娘百般求情没啥用处,干脆把他是钟夫人纪氏的人也给说了出来,还以为钟恒这个老实继子会看在继母长辈的面上,放他一马呢!

    结果当然是,乔福眼下正睡在大牢里忍饥挨饿,盼星星盼月亮地等着曲城能来个人救他出去呢!

    处理了乔福,钟恒向书院里各位丢了小物件的同窗道了歉,又拿出银子来赔。

    也得亏是钟恒此人,在书院里那是有了名的诚讷君子,大伙都没有过多追究此事,反而还提理钟恒,让他小心家中的麻烦。

    但后母收买继子小厮,让小厮偷奸耍滑坑害继子的事情,已经在书院传遍了。

    就是江城县里许多人家,也都从县衙里听到了这段公案,好些家里有继母继子的,还都好生琢磨了一番。

    也正是因为这个,毕三娘派丫头去书院找钟恒,丫头一说她是钟恒母亲那边的亲戚,门房大爷就爱搭不理的。

    钟恒处置了身边这条白眼狼,并没有给老家曲城那边送信。

    因此无论是纪氏,还是毕三娘,都不知道其实乔福已经进了大牢。

    估算着毕三娘再有几日就要来算计于他,钟恒肯定不可能再上当。

    而毕三娘这人皮厚心黑,又有纪氏帮腔,哪怕钟恒只是在门口跟她见上一面,没准都能被她给诬赖上,正好书院放假,钟恒索性打算离开江城,出趟远门,而且还要带上几位同窗。

    这要远游了,自然得选个地方,钟恒忽想起上辈子大概也是这个时候,本朝有名的大儒黄先生,平生最喜游山玩水,在柳湖中驾着一叶孤舟观赏风景,可谁知他带的那小仆毛手毛脚,不小心把茶炉子的炭掉到了船上,还一时没发现,等发现的时候都晚了……

    一代大儒,就这么莫名其妙地葬身了柳湖。

    于是钟恒就极力劝说同窗们,一道前往柳湖烟雨楼赏景,柳湖风景绝佳,几位同窗早就十分向往,没费他多少工夫就都欣然同意,结果书院里的岑夫子听说了,也要同他们一道来……

    柳湖秋景怡人,但钟恒却没多少心思欣赏。

    他心里存着两件事,一件是绝不能跟毕三娘见面,第二件是要注意观察,找找看黄先生。

    但头两天他们住在柳湖边上的民居里,虽然也见过一两位文士,却并不是黄先生。

    钟恒只当是这此重生,既然他能改变细微之处,黄先生也兴许就不来柳湖了呢。

    没想到第三天众人登楼赏景作诗,就发现了湖心处冒起了黑烟。

    于是钟恒想都没多想,火速赶去救人。

    也得亏他前生经历坎坷,灾荒、战乱、洪水各种劫难,他们一家人都平平安安地活了下来,钟恒也因此学会了不少普通士子用不着的本事,什么泅水、捕猎、医术,甚至还有拳脚工夫!

    就算这些都只是皮毛,用来救一个瘦干巴的老头子,还是很容易的。

    钟恒不光把黄先生给救了上来,还顺手把那个毛手毛脚的小仆也给救了。

    如今黄先生已经控了水,换了干净衣裳,回过神来,正在隔壁屋子烤火。

    书院的岑先生早就仰慕黄先生已久,全程都跟前跟后,嘘寒问暖,这会儿也在隔壁屋子里陪着黄先生说话,时不时还能听到说笑之声,看起来相谈甚欢。

    钟恒救下黄先生,其实并没有多少功利之心,就是觉得一代大儒,莫名丧命实在令人惋惜。

    况且,黄先生老家在源城,而他的娘子孟妍,也是源城人……

    他也能知道,黄先生名满天下,门生中不乏高官显贵,若是能因此被黄先生高看一眼,甚至收作弟子什么的,那肯定是平步青云,前程无限,难怪两位同窗看着他的眼神都掩不住的艳羡。

    但钟恒自己事自己知,他虽说勤于苦学,但在诗文策论一道上,资质平庸之极,别说黄先生能不能看得中他,就算看中了,他肯定也不能答应啊!

    他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啊!

    他喝完了姜汤,放下碗,又坐在熏炉上,烘烤着自己的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