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60章 人生起伏

    鸿门宴的结局是走了刘邦,然后成就了几年后的大汉高祖。刘备的这场“鸿门宴”,虽然走了吕布,但是吕布比不得刘邦,而刘备却又比项羽强上数百倍,所以最后的结局自然是不可能相同的。

    张三这个双面演技派骗过了众人,将吕布安全的放回了小沛。而支撑他做这些事冒这个险的,正是吕布这个人本身。

    如果不是那场两人热火朝天的大战中,吕布轻轻的一句话,或许还没有如今的相救。一切,到底是偶然呢还是精心呢?都不是,只不过,一段乱世中的友谊的剪影。

    剪影不少,真情不多。

    但是,君以国礼待我,我必国礼还之。君以生死相交,我必生死报之。

    太史慈是一个很低调又很能审时度势的人,他帮了孔融却残忍的拒绝他的拉拢。他见了刘备却不在刘备那儿好好的待着。

    有很多人都认为太史慈这人是个真名士,在这群雄辈出,无数的人才非人才都在挤破头的想混个一官半职的时代中,太史慈能够耐的住寂寞,所以最后时代并没有辜负他,他得了繁华。

    耐得住寂寞,得的了繁华。这是对太史慈的真实写照。写照是真的,但是这人未必如同别人看起来的那般真诚。

    低调是真,审时度势也是真。

    太史慈不会看相,但是他会看人。孔融,的确是个好人。但是乱世中不需要好人。所以,太史慈只是很有孝心的遵守了母命前来救北海相孔融,仅仅报恩而已。孔融开出的条件再高,太史慈也不会心动。因为孔融这个人本身,不行。至少是在太史慈看来。

    所以他连考虑都不带考虑的,直接干脆的拒绝。

    到了刘备那儿,太史慈琢磨着,这人倒是可以,日后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但是他还是有两点忧虑。第一点,这个人看不出喜怒哀乐,他表面上笑着,但是心里在想些什么我却完全猜不透。这样的话,投靠他还真的不知道是好是坏。第二点,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刘备手底下那两个兄弟武力值都挺牛掰的。至少就目前看来,刘备这人是不需要单纯的武将的。但是和刘备吹嘘自己的智谋,这也不太可能。

    就第二点而言,已经让太史慈生了退意。不行!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刘备这个人,不能去投靠他,否则最后可能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太史慈在分析了前因后果之后,他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刘备的“热心”邀约。

    太史慈还做着春秋大梦,期待着有位明主可以接纳他,但是在他毅然的转身离开后,那运气简直是一背到底。

    如果当初没有拒绝孔融就好了,至少可以先在孔融这儿混着,顺便把孔融这边当做跳板,成为自己投靠其他明主的正路。反正跳槽已经是那种屡见不鲜的事情了。也不至于现在白丁一个,什么都不行,哎

    最后,太史慈只好退而求其次的投靠了某个不怎么知名的诸侯,暂时这么得过且过下去吧!毕竟,他除了一腔抱负之外,还是要生活的,不是吗?

    正是天不绝太史慈,所以在他刚刚做了“得过且过”的打算后,他生命中的贵人就来了。

    贵人出现的方式各有不同,比如曹孟德,别人来投靠他。比如刘备,坑蒙拐骗的组成了个五人帮。再比如孙策,都是干一架干出来的。

    太史慈的贵人就是孙策,而太史慈和孙策之间,也是通过了打架的方式。

    打架也要一件很巧妙很需要技巧性的工作。打的好,会成就一对难兄难弟。打不好,那就成了生死之仇。

    很会面相的太史慈在见了孙策之后,他心中一动,这不就是自己苦苦等待的贵人了吗?哈哈,果然是老天有眼,给了他这么一个良机。

    该是你的怎么着也是你的。此刻的太史慈,对这话有了深深的理解与体会。

    孙策这人是不错的,年轻力壮,孔武有力,其貌不凡,精神矍铄。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太史慈已经把所有的能夸人的词都用在孙策身上了。

    但是想要引起这个青年的注意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正规的作战理念显然已经落后了,不能两军开战,那就两人厮打吧!太史慈心中想到。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他虽然是受命前来阻止孙策顺便打压打压他,但是对方却是心急如焚,压根没有将他放在眼中。

    都什么时候了,谁还有心思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