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番外 浣碧篇 错的是这个世界(二)

    “浣碧,快帮我一下。”

    浣碧看着书房里正在听先生讲课的甄嬛,恍惚了一会儿才听见流朱说话。一转头,流朱就把被褥交接到她手上。

    “今儿日头好,正好拿出去晒晒,晚上小姐睡得也松软些。”

    浣碧微笑着点了点头,和流朱一起轻手轻脚地捧着被子出门,临到跨过门槛,浣碧还忍不住羡慕地看了甄嬛一眼。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先生,这句何解?”

    甄嬛读书似乎很有天赋,爹爹为她请了一个文绉绉的老先生教她。

    “这句话是说,作为一个君子,要有宽广坚毅的品质,因为他的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浣碧眨巴着眼睛,在心中默念着先生的话。

    “别发呆啦,快走呀。”

    流朱一边轻声说道,一边用身子撞了一下浣碧,浣碧这才缓过神来,快步和她一起去做事。

    做小姐的贴身侍婢要学的东西很多,比如如何检查衣料和刺绣,如何整理与搭配小姐的首饰,光是梳头发髻的样式她就学了十几种。

    梳头的花油、擦身子的香膏、润手的洗手药、蜜调的胭脂、扑脸的香粉,这些东西她也慢慢跟着府中的姑姑嬷嬷教导,一点一点会看会验了。和真正的小姐唯一的不同就是,她没有使用这些东西的权力,除非是小姐赏给自己。

    甄嬛只比浣碧大了不到三岁,她每一季都要做新衣裳,旧的脱下来,改一改可以给浣碧和流朱两个人穿。

    流朱每一次拿到用旧绸缎拆了新缝的衣裳都高兴得不行。

    浣碧只能安慰自己:一般人家的姐妹,也是妹妹穿姐姐穿过的衣衫,这并没有什么的。这样,她心里才能略略好受一些。

    *

    “唉,烦死了,我最讨厌做这个了。”

    甄嬛将手中的针线撂开,一脸不悦地拾起一旁的诗词抄本,却又无奈地看着那绣了一半的兰花叹气。

    浣碧见甄嬛烦忧,上前对她说道:“小姐,浣碧帮你绣好吗?”

    甄嬛眼神微亮,又惊又喜地问道:“你会吗?”

    下午嬷嬷学女红时,甄嬛因对这事儿不感兴趣所以困倦得像个懒猫似的。但在一旁陪着的浣碧知道,自己为了给娘亲争气,要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所以悄悄地都听下记下了。

    “小姐你下午困成那模样,浣碧自然看在眼里,若不偷偷学了,小姐明日要如何给嬷嬷交差呢?”

    甄嬛高兴坏了,一把抱住浣碧,乐道:“浣碧,你心最细了!若我有一天离了你,我可怎么办啊!”

    流朱刚剥了桂圆肉来,看到小姐抱着浣碧,兴冲冲地跑到她们身边,“小姐不能离了浣碧,离了我就可以吗?”

    甄嬛知道流朱是在打趣她们开玩笑,于是也拉住流朱的手,三个人一道牵在一起,“我们三个,是同吃同寝的好姐妹,当然要永远不分开。”

    流朱感动地抱住甄嬛,像个撒娇的小妹妹一样眼眶湿润。浣碧则有一种受宠若惊的喜悦:姐姐是把她当成妹妹的,即使她并不知晓自己的真实身份......

    三个人愉悦地笑了,流朱坐在甄嬛膝旁给她捻桂圆肉喂她吃,浣碧则拾起一旁甄嬛没做完的刺绣替她继续绣。

    浣碧很高兴,她忽然明白娘亲非要她进甄府的原因了。

    纵使她不能像姐姐那样光明正大地成为受人爱戴的大小姐,但是她的见识并不逊于姐姐。姐姐出入的达官贵人府邸,她也跟着去;姐姐能接触到的首饰衣料,她也能见到;姐姐能品尝到的美食佳肴,她也学着做,姐姐能学的管家理财、女红针织手艺,她也跟着学。

    除了一个甄府二小姐的名号,还有那些于女子本就不重要的诗词经纶,她比姐姐又差在哪里呢?她不过是一个有实无名的小姐而已。

    她只缺一个名分,一个机会。

    只要她勤勉努力,她将来未必不能像姐姐一样成为官眷,一府女主人。

    夜晚,浣碧今日不值夜,刚准备关门就见到了爹爹身边的小厮。

    “浣碧姑娘,老爷有事让你去一趟。”

    浣碧的心突然一颤,是不是娘亲的病?明明这些日子以来,娘亲一直静养,看着气色也比从前更好了。

    浣碧匆匆跟着小厮走,没想到不是往甄府的主屋去,而是往后门去。

    门外停着马车,爹爹仓促掀开帘子,对她说了句,“快上车。”

    浣碧急切地爬上马车,走进车内看见父亲端坐着,便不敢多问一言,她心里清楚,只怕是娘亲的病不大好。

    马车停在棋盘街上,浣碧跟着爹爹从小巷子走,七拐八弯才到了她和娘亲的小院子。

    院子里已经停了一口棺材,看上去有些骇人,浣碧忍不住紧张地抓住爹爹的衣角。

    甄远道则是痛心地摸了摸她的头,但这安慰的动作却让浣碧觉得陌生又尴尬,她一顿松开了扯住爹爹衣角的手,像他身旁的侍女一样跟在一步之后,走进屋子里。

    这里曾是她的家,现在却了无生气。母亲靠在床榻上,面色惨白,但仍扯出一个温柔的笑。

    “娘亲!”

    浣碧看到娘亲眼圈都黑了,难过地扑到她怀里,贪恋似的窝在她身边。

    “你们母女许久不见,定有许多话说,我先出去问问大夫。”

    甄远道看到她们母女俩这样难分难舍,不忍地带着小厮和嬷嬷出去,将房门关上。

    何绵绵望着女儿,露出欣慰的笑容,将浣碧额前的发丝撩到耳后。

    “真漂亮。这珍珠的簪子、绸缎的衣衫真好。”

    浣碧环住娘亲,想要哄她高兴,附和着娘亲说道:“女儿很争气,女儿学了很多东西。女儿现在会梳好看的发髻,可以为娘亲打扮;女儿现在会绣好看的花朵,可以给娘亲缝衣;女儿现在会做好吃的汤羹,娘亲也能尝尝女儿的手艺了。”

    何绵绵感动地抚了抚女儿的头发,又抬手拂去自己眼角的泪珠。

    “你要好好活着,不是为娘争气,而是为你自己争气。娘亲母家也是读书的官宦人家,不过是依附太子才惨遭清算罢了。你要记住,这世上,没有什么是靠得住的,太子尚且被两立两废,在这世间一切都要靠自己。找出路,才会有出路,否则娘亲也早就不知死在哪里了......”

    这些话,娘亲从前从未说过,浣碧只是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

    她一定会靠自己抓住机会,成为真正的二小姐,也让她们娘俩的名字进入族谱。

    “好孩子,我的好孩子......”

    娘亲抱着浣碧,眼泪簌簌而下,沾湿了浣碧的衣襟。两人久久地拥抱着,等到浣碧回过神来时,却发现娘亲不动了。

    “娘?娘?你别吓我,不......”

    听到浣碧撕心裂肺的哭喊声,甄远道急匆匆跑进来,何绵绵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手还搭在浣碧的背上,好像还在安慰女儿一般。